首页> 中文学位 >江河源区希门错岩芯记录的末次冰期以来的环境变化
【6h】

江河源区希门错岩芯记录的末次冰期以来的环境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研究区概况及岩芯年代序列的建立

第三章有机质含量、磁化率的实验过程及其环境意义

第四章粒度的综合应用

第五章结果与讨论

第六章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近几十年来,江河源区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干旱化加剧,地下水位下降,水面减少,湿地退化,河流径流量减小,草场退化与沙化加剧等。搞清楚江河源区环境变化的原因对于政府科学决策无疑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门错位于青海省久治县年保玉则山下,出口河流尼格曲流入黄河,湖区人口密度小,受人类活动影响极其微弱。2004年3月兰州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合作在希门错中心水深50m处采得一长为12.8m的连续岩芯。本文以希门错岩芯作为研究对象,恢复了该区的末次冰期以来的环境变化。 希门错岩芯共有四个AMS年代,底部12.80m处年代严重倒置,故将其舍去不用。由于沉积物中无机碳含量较低,有机质中的碳主要来自大气中的CO2,碳库效应的影响较弱,在本文中我们没有碳库效应的影响。岩芯的年代序列是通过三个AMS年代线形回归得来。在这个基础上,本文通过有机质含量、磁化率和粒度三个指标恢复了该区近4万年来的环境变化。 岩芯12.80~12.00m(39.5~37ka)与6.25~5.00m环境相似。12.80~7.30m(37.0~22.5kaBP)湖区植被发育较差,冰川规模要大于末次盛冰期。7.30~6.25m(22.5~19.1kaBP)气候寒冷,湖面结冰时间较长。6.25~5.00m(19.1~15.6kaBP)气候寒冷干燥,湖水水位下降,湖面结冰时间仍较长。5.00~3.50m(15.6~11.2kaBP)气温逐渐回升,冰川退缩,湖区植被开始转好。希门错钻孔还揭示了该区末次冰期气候是极不稳定的。新仙女木事件在该区有清楚的表现,其特征是气候寒冷干燥,湖面强烈下降。 希门错钻孔3.50m以上部分代表了全新世以来的环境。3.50~3.10m(11.7~8.1ka)降水较大,但气温仍旧较低,冰川规模还较大。8.4kaBP气候突然变得寒冷干燥,湖水水位下降,与YD事件时的环境相似。3.10~2.25m(8.1~5.9ka)温度较高,降水量较大。6kaBP温度开始下降,标志着全新世适宜期的结束。2.25~0.80m(5.9~2.1ka)气温较低,降水量较小,环境出现剧烈波动。0.8~0m(2.1~0ka)降水继续减少,公元初冷期,中世纪暖期,小冰期在该区都有明确体现。 希门错钻孔还揭示了全新世期间希门错湖区出现了多次气候变干事件,其时间为12.8ka,11.2ka,9.4ka,8.4ka,6.0ka,4.2ka,3.7ka,2.6ka,2.1ka,0.7ka。希门错岩芯记录的环境变化与该区的古冰川遗迹能够较好对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