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甘肃会宁硝沟剖面全新世孢粉分析及环境变化
【6h】

甘肃会宁硝沟剖面全新世孢粉分析及环境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全新世环境变化在我国的研究进展

1.孢粉代用资料的使用和研究状况

2.从冰芯研究中得出的全新世气候变化信息及研究状况

3.泥炭代用指标的使用和研究状况

4.考古资料、物候资料及历史文化记载的应用

5.湖泊记录与研究状况

6.黄土记录及研究状况

7.树木年轮代用指标及研究状况

8.从其它气候代用指标中提取的气候信息

第二节选题意义及背景

第二章孢粉与植被关系研究

第一节定量重建古植被和古气候研究概况

第二节我国表土花粉研究进展

第三节黄土高原的孢粉与植被关系研究现状

第四节中国西北干旱区孢粉与植被关系研究进展

第三章研究区概况

第一节研究区概况

第二节会宁概况

第四章研究剖面的地层、年代和方法

第一节研究剖面的地层和年代

第二节采样与样品的实验处理及分析

第三节花粉数据的处理方法

第五章会宁地区全新世中晚期孢粉纪录和古环境演变

第一节硝沟剖面全新世中晚期的孢粉纪录

第二节全新世中晚期硝沟剖面植被变化

第六章对比与结论

第一节对比

1.1植被演化对比

1.2两千年以来气候对比分析

第二节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历史资料记载的会宁地区灾害表(会宁县志)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利用地层中的炭屑(Charcoal)通过AMS<'14>C测年,在地处黄土高原西部的会宁硝沟剖面建立了较为精确的年代序列。通过孢粉分析,恢复了会宁地区全新世中晚期植被、气候的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其它地点的资料,特别是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深入探讨了全新世中晚期环境变化序列,揭示出黄土高原西部全新世中晚期由湿润逐步转变为干旱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从7000到28a B.P.会宁硝沟剖面植被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具体过程为:针叶、阔叶混交林——森林草原——针叶、阔叶混交林——森林草原——荒漠草原;(2)全新世中期(7~3.7ka,B.P.)会宁地区气候相对温暖湿润,进入全新世晚期(3.7ka B.P.~)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征;(3)该区除了约7000a B.P.~6460a B.P.和5800a B.P.~4670a B.P.两个时期水热条件较好,其余大部分时期的范围内,气候较干或冷干;(4)在7000~6460a B.P.,5800~4670a B.P.这两个阶段里植被相当发育,气候相对湿润,可能为全新世最宜期;(5)全新世中期还有一些短暂的气候突变事件,说明在全新世中期的气候也不稳定。本文还试图通过将孢粉数据和中国2000年以来的年均温曲线进行对比,结合会宁县志等历史资料,比较完整的恢复会宁地区近2000年以来的气候变化过程,认为会宁地区在距今2000年左右就进入了冷暖变化较大的小冰期,一直持续到南北朝结束。通过比较推测从隋朝到唐初这一时期的气候可能趋于冷干,700a A.D.~1000a A.D.气候可能属于暖湿气候。而到了宋代,气候温暖湿润,植被发育。到了元代气候变化趋于稳定,但仍属暖湿。到了明代以后花粉浓度明显降低,气温也随之降低,说明当时的气候属于典型的冷干型气候。这与施雅风先生通过古里雅冰芯δ<'18>O的研究得到的960~280a A.D.属低温干旱气候;1500~970a A.D.属中温干旱气候;1920~1510a A.D.为冷暖波动强烈的小冰期相对应。利用孢粉数据恢复如此短尺度的气候变化情况还属于探究阶段,其结果可靠与否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论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