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两种不同结扎方式在尖牙远中移动阶段对支抗磨牙及牙弓影响的临床观察
【6h】

两种不同结扎方式在尖牙远中移动阶段对支抗磨牙及牙弓影响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2材料与仪器

1.3研究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尖牙远中移动过程中支抗的变化

3.2 两种结扎方式在椅旁操作时间的比较

3.3 尖牙远中移动时牵引力大小和弓丝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3.4 关于摩擦力对支抗牙的影响

3.5 支抗磨牙移动量的测定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1 患者基本情况

综述: 正畸治疗中对支抗牙移动控制的研究进展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两种结扎方式在尖牙远中移动过程中对牙弓长度、宽度以及支抗磨牙的影响,比较出两种结扎方式中,哪一种临床操作时间更短,更简便易行且有利于对支抗磨牙的控制。
  方法:选择2013-2014年就诊于该院的正畸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筛选出符合纳入条件的成人患者25例。根据矫治要求,需拔除双侧两颗第一双尖牙。将患者随机分为外结扎组(实验组)12例、内结扎组(对照组)13例。选择上颌为实验对象。在尖牙远中移动阶段,实验组采用先将弓丝放入槽沟,然后紧密连扎的方式;而对照组先将支抗磨牙连扎,然后放入主弓丝,最后再将支抗牙单独结扎。观察5个月,实验前后取工作模型并拍照存入电脑,用绘图软件绘图、测量,并测量两种结扎方式的临床操作时间,最后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两种结扎方式对牙弓长度宽度和支抗牙移动距离及旋转角度的影响差异以及临床操作时间。
  结果:
  ⑴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移动距离: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右上颌第一恒磨牙均发生了少量的前移,组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⑵上颌第一恒磨牙旋转角度: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间和组内比较无明显差异。
  ⑶牙弓的改变:实验组、对照组矫治前后牙弓前段长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大,牙弓中段长度减小,两组内治疗前后统计学分析具有明显差异,说明两组中尖牙发生了明显的远中移动。两组间治疗后牙弓长度无差异。实验组、对照组矫治前后牙弓前段宽度增大,两组内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组间治疗后牙弓宽度无明显差异。
  ⑷两种结扎方式临床操作时间: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实验组临床操作时间更短。
  结论:
  ⑴使用两种结扎方式都可以增加后牙支抗,支抗磨牙近中移动距离微小,同时尖牙发生了明显的远中移动。
  ⑵实验组在时间方面较对照组更占优势,其椅旁操作时间较短,操作更便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