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科学不端行为治理对策研究
【6h】

科学不端行为治理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科学不端行为表现及危害

(一)科学不端行为定义

(二)科学不端行为表现

(三)科学不端行为危害

二、科学不端行为原因分析

(一)社会和经济原因

(二)文化和道德原因

(三)法律和制度原因

三、国外科学不端行为治理实践与借鉴

(一)国外科学不端行为治理实践

(二)国外科学不端行为治理实践的经验借鉴

四、科学不端行为治理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二)加强科研道德育和科学精神培育

(三)完善科研管理制度

(四)拓宽渠道加强监督

(五)健全法规加强惩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社会化、科研职业化、科技全球化态势的形成,科研活动与各种利益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科技界对科技资源竞争的空前加剧,对学术荣誉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各种利益的追求引发了科技工作者在科研活动中的不端行为,这种不端行为日益普遍化。科学不端行为主要表现为: (1)抄袭剽窃; (2)编造作假; (3)滥用和骗取科研资源; (4)侵犯他人署名权; (5)一稿多投。 它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过程中,违背科学共同体价值观的不道德行为。科学不端行为严重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阻碍着国家科技进步,不利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我国科技事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弄虚作假和抄袭剽窃等严重违背科学道德的不端行为,并且这种现象日趋严重。研究和探讨科学不端行为问题,对于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综述法、比较法和实证分析法,从科学不端行为的定义、表现和危害入手,分析了科学不端行为产生的社会经济、文化道德、法律制度等原因,分析了美国、德国、丹麦、瑞典等西方国家对科学不端行为的治理实践,结合我国国情,借鉴他国经验,从营造良好科研环境、加强科研道德教育、完善科研管理制度、拓宽渠道加强监督、健全法规加强惩治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治理科学不端行为的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