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大鼠逼尿肌中糖原变化及其意义
【6h】

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大鼠逼尿肌中糖原变化及其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声明

研究背景

材料和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鼠膀胱出口部分梗阻(Partial Bladder OutletObstruction,PBOO)后逼尿肌中糖原变化及其意义。 材料和方法: 建立大鼠PBOO模型,每周测量一批大鼠尿动力学数据后获取膀胱组织并采用PAS染色(Periodic Acid-Schiff,PAS)观察逼尿肌细胞中糖原变化,根据其含量和分布的不同分为0分、1分、2分、3分共4个等级(组),然后分析这种变化和膀胱尿动力学功能的关系;结果用5%,25%,75%,95%百分位数值表示,并采用box-whisker plots图分析,用Mann-Whitney U检验来检验实验组和对照组糖原评分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假设检验的显著水准取α=0.05。 结果: 在逼尿肌细胞中检测到了糖原,随着糖原含量的增加它出现的位置从近浆膜处(1分)通过肌层(2分)向靠近膀胱上皮处延伸(3分);梗阻时间、膀胱湿重总体上随糖原评分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最大压力、容量方面,2分组、3分组比起0分组、1分组值的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分组和2分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顺应性方面,2分组比起1分组值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分组和2分组相比值的减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近浆膜的逼尿肌层内是否有糖原沉积对于膀胱功能恢复的潜力是个标志,如果糖原评分超过1分,那么膀胱功能即开始恶化,治疗效果可能也不满意;此实验结果可能做为膀胱逼尿肌功能分析的一个重要参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