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药板蓝根对大鼠实验性牙龈炎的治疗作用
【6h】

中药板蓝根对大鼠实验性牙龈炎的治疗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实验器材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建模前后牙龈指数对比

2.2 给药前后大鼠牙龈指数对比

2.3 PCR扩增及一致性检验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实验性牙周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建立大鼠牙龈炎模型,观察中药板蓝根对大鼠实验性牙龈炎的治疗作用;检测大鼠牙龈上皮β-防御素-2基因表达水平,探讨板蓝根的治疗作用与β-防御素-2诱导表达的关系。
  方法:选取40只健康成年SD大鼠(约200g/只),采用正畸钢丝结扎法,对大鼠上颌第一磨牙进行结扎,以对侧同名牙为对照,建立大鼠牙龈炎模型;结扎前肉眼观察大鼠双侧上颌第一磨牙牙龈颜色、质地和形态,测量并记录大鼠牙龈指数、龈沟深度。
  将成功建模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A组)、阴性对照组(B组)、中剂量组(C组)、高剂量组(D组)四组,每组10只。
  阳性对照组(A组):予脂多糖溶液2mg/kg尾静脉注射,隔日给药;
  阴性对照组(B组):予生理盐水0.5ml/次尾静脉注射,每日给药;
  中剂量组(C组):予1.78ml/kg板蓝根注射液,尾静脉注射,每日给药;
  高剂量组(D组):予3.56ml/kg板蓝根注射液,尾静脉注射,每日给药;
  给药前,拆除结扎钢丝,24小时后肉眼观察大鼠双侧上颌第一磨牙牙龈颜色、质地和形态,测量并记录大鼠牙龈指数、龈沟深度。
  连续给药7天,于第7天给药24小时后,观察大鼠牙龈颜色、质地和形态,测量并记录大鼠牙龈指数、龈沟深度;处死大鼠,切取牙龈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大鼠牙龈组织β-防御素-2基因表达水平。
  结果:1、经观察大鼠牙龈颜色、质地和形态,检测大鼠牙龈出血指数及龈沟深度,实验牙发生了牙龈炎症,成功建立了大鼠牙龈炎模型;2、给药一周后,大鼠牙龈颜色、质地和形态明显恢复,龈沟深度变浅,牙龈出血指数降低(p<0.05);3、高剂量组、中剂量组、阳性对照组β-防御素-2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1、板蓝根对大鼠实验性牙龈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2、板蓝根对大鼠牙龈上皮β-防御素-2具有诱导表达作用。3、板蓝根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对β-防御素-2诱导表达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