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盐酸非普洛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6h】

盐酸非普洛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中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研究背景

立题依据

1材料

2方 法

3结 果

4讨 论

5结 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附表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技术,观察盐酸非洛普(DDPH)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脏心功能、心肌脂质过氧化作用、心肌梗死范围、心肌超微结构及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影响,研究DDPH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主要保护机制。
   研究方法:
   72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六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维拉帕米组、DDPH3、7、15μmol/L组。采用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灌流,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40 min,解开结扎线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复制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记录不同时间点的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等心功能指标,记录冠脉流量(CF)。参照Curtis和Walker(1988)心律失常评分法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律失常进行评分。检测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用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染色,称取梗死区心肌重量,计算心肌梗死范围,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
   研究结果:
   1、缺血前各组心功能指标和冠脉流量无明显差异。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LVSP、LVDP、+dp/dtmax、-dp/dtmax明显降低,LVEDP明显升高,冠脉流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DDPH7、15μmol/L组LVSP、LVDP、+dp/dtmax、-dp/dtmax明显升高,LVEDP明显降低,心功能明显恢复,冠脉流量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DDPH3μmol/L组和维拉帕米组心功能改善不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00%,心律失常评分为3.83±0.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DDPH3、7、15μmol/L组和维拉帕米组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减小,心律失常评分降低(分别为0.92±1.24,0.33±0.65,0.50±0.67,2.58±1.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心肌梗死范围显著增加(39.86%),心肌超微结构损伤严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DDPH7、15μmol/L组和维拉帕米组心肌梗死范围明显缩小(分别为26.33%,23.94%,30.70%),心肌超微结构损伤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DDPH3μmol/L组心肌梗死范围有缩小的趋势(34.79%),超微结构损伤较严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心肌MDA含量明显升高,SOD、GSH-Px活性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DDPH3、7、15μmol/L组和维拉帕米组显著降低MDA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DDPH7、15μmol/L组和维拉帕米组明显增加SOD、GSH-Px活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DDPH3μmol/L组SOD、GSH-Px活性有增加的趋势,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结论:
   1、DDPH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
   2、DDPH能显著降低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心律失常评分,能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减轻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程度。
   3、DDPH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可能与阻断细胞内钙内流和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