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民参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现路径研究
【6h】

农民参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现路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第二章 农民参与增减挂钩的理论基础

2.1 参与式发展理论

2.2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理论

2.3 土地增值理论

第三章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与农民参与

3.1 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基本问题的分析

3.1.1 增减挂钩的制度依据

3.1.2 增减挂钩的内涵解析

3.1.3 增减挂钩的意义

3.2 农民参与增减挂钩的必要性、合法性和适应性

3.2.1 农民参与增减挂钩的必要性

3.2.2 农民参与增减挂钩的合法性

3.2.3 农民参与增减挂钩的适应性

第四章 农民参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现路径

4.1 农民参与增减挂钩实现路径的特点和原则

4.1.1 特点

4.1.2 原则

4.2 农民参与增减挂钩实现路径的基本要素

4.2.1 农民参与增减挂钩的准入证——农民土地权属证书

4.2.2 农民参与增减挂钩的发动机——项目资金

4.2.3 农民参与增减挂钩的方向盘——各利益相关者的正确角色定位

4.2.4 农村参与增减挂钩的主心骨——村民参与互助会

4.3 农民参与增减挂钩的实现路径

4.3.1 项目申请审批,获得周转指标

4.3.2 项目实施,出售周转指标

4.3.3 项目验收,农民监督项目结余资金使用情况

4.4 农民参与增减挂钩的实现路径图表

4.4.1 增减挂钩项目操作流程图

4.4.2 农民参与挂钩项目流程的具体细节表

第五章 农民成功参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保障措施

5.1 加强农民参与能力的培养,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

5.2 推动政府职能和执政理念的转变,完善绩效评价标准

5.3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5.4 推进农村土地产权的市场化改革,做好农村土地确权发证工作

5.5 加强民主参与制度和法律的完善,保障农民参与挂钩的实现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之处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摘要

展开▼

摘要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过快增长和耕地的急剧减少已发展成为土地利用最突出的矛盾之一。在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解决土地供需矛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不少试点地区在实施增减挂钩项目过程中侵害了农民土地财产权益,农民“被上楼”事件屡屡发生。本研究主要回答农民如何高效真实地参与进增减挂钩项目中来,真正实现农民的主体地位,以使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应有保障,使挂钩项目的积极意义得到充分发挥。
  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等,对农民参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研究的内容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概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外对农民参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研究进展;第二章详细阐述了农民参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理论基础,包括参与式发展理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理论以及土地增值理论;第三章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制度依据、内涵和意义进行了阐述,重点指出农民参与挂钩项目的必要性、合理性和适应性;第四章是本研究的重中之重,尝试着对农民参与增减挂钩的实现路径进行构建,首先介绍了农民参与增减挂钩实现路径的特点和原则,又分别描述了该路径的四项基本要素:准入证、发动机、方向盘、主心骨,最后详细阐述了在增减挂钩项目各阶段农民参与的具体操作方法;第五章对农民成功参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保障措施进行介绍;第六章陈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