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诊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6h】

初诊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目的: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病,发病率高,易引起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评价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并确定其相关危险因素,对于早期防范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初诊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基本情况,并探讨生物因素、生化因素、行为因素、血压变异性、中心动脉压、脉搏波传导速度等影响因素与初诊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状况的关系。为高血压疾病及相关并发症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方法:(1)观察对象:2017年01月至2018年01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人群中,随机抽取首次发现高血压病且未规律服用降压药物的中青年(年龄18-65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研究方法: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收集患者信息。问卷主要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腰围、体重指数、是否久坐/吸烟/低盐等);(3)临床监测指标:外周血压随机值、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IMT)、中心动脉收缩压(CASP)、中心动脉压增强指数检测(AIx)、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尿蛋白肌酐比、血压收缩压变异系数、血压舒张压变异系数、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h SBP)、24小时平均舒张压(24h DBP)、血流介导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FMD)等。(4)分析方法:收集资料主要采用EXCEL进行录入,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统计推断,采用卡方检验、线性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以FMD作为血管内皮功能的反映指标,分析血管内皮功能的情况,各个指标与血管内皮的关系和临床意义。 结果: 1. 被调查者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别,初诊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以中年人群为主。 2. 被调查的初诊高血压患者大部分体重为超重或肥胖,大多数为腹型肥胖。 3. 被调查的初诊高血压患者习惯久坐和高盐的生活方式。 4. 被调查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DL-C、TC、CRP、HCY、Apo-A的平均值在正常范围内,而TG、尿蛋白肌酐比的均值大于参考范围的最高值。 5. 被调查者动态血压提示24hSBP是FMD的重要影响因素,血压分级主要以1级高血压为主,患者的随机无创中心动脉收缩压值较外周血压基础值、24小时收缩压平均值高。 6. 被调查者以FMD低于6%作为血管内皮异常,大部分患者FMD正常。 7. 被调查者多伴有颈动脉内膜的增厚、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斑块的形成,CF、CR较正常PWV参考值大,PWV的速度增快、AIX的值增大反应初诊高血压人群较正常人群动脉硬化程度高,提示初诊高血压患者多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8.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久坐这一危险因素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的影响明显,鼓励患者适量的运动和锻炼可能对血管内皮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收缩压变异系数相较于舒张压变异系数、外周随机血压、24小时平均血压等血压指标,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更为明显;PWV的CF、CR和IMT均与FMD呈显著相关性,提示IMT和PWV是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的反应指标,进一步证明了血管内皮受损是动脉硬化的基础,对初诊高血压患者的PWV升高、早期出现颈动脉硬化伴有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患者,应该更加关注患者的血管内皮情况。 9. 加入生物因素、生化因素、血压、动脉硬化指标等因素后,对FMD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变异系数、久坐习惯在排除了其他因素影响后仍与分组的FMD有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 1. 本研究通过横断面分析得出久坐、肥胖、TG、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升高是初诊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 2. 初诊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除了关注血压情况外,还应该进行生活方式的改变,选择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3. 通过对血管内皮功能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发现在初诊中24小时平均收缩压、中心动脉压、收缩压变异系数、IMT、CF、CR升高患者应该更加关注血管内皮功能的情况,以尽早对受损内皮进行干预,避免更加严重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