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预后关系研究
【6h】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预后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 要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telet / Lymphocyte Ratio a

Abstract

第一章 背景介绍

1.1脓毒症急性肾损伤

1.1.1 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流行病学及病理生理机制

2.1资料

2.1.2 观察指标记录

2.2 试验方法

2.2.3预计样本量

2.3 试验流程图

第三章 结果

3.1 资料描述

3.2 各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3.3 单因素分析

3.4 Logistic回归分析及Spearman分析

3.5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缩略语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 谢

综 述

展开▼

摘要

目的:明确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The 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这一新型非特异性炎症标记物是否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Sepsis 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预后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以期在早期通过临床常用的血常规检验手段即可简便、经济、准确预测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情况,为后续脓毒症急性肾衰竭患者预后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一定程度理论参考。 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使用2015年国际脓毒症会议的诊断标准(Sepsis 3.0):即存在明确或可疑感染灶,同时满足qSOFA评分≥2分(评分标准:收缩压≤100 mmHg,1分;GCS≤13分,1分;呼吸频率≥22次/分钟,1分)对患者进行脓毒症诊断评估。根据KDIGO诊断标准,将受试者分为脓毒症非急性肾损伤组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组,根据患者入院后28天内是否存活,再将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组分为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存活组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非存活组。排除标准:有慢性肾功能障碍;接受过肾脏移植手术;入院后不足48小时者;基本资料缺失。患有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符合以上任意一项条件均不入选。收集上述患者入院后24h内临床指标(包括性别、年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是否行机械通气、有无合并其他器官功能障碍),入院后首次相关实验室检查资料(包括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动脉血pH值、动脉血实际碳酸氢根浓度、血糖、血钾、血钠、血尿素氮、血肌酐),随访入院起患者28天病死率。采用SPSS 21.0软件,定量资料进行正态分布检验,正态分布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非正态分布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分类资料以计数表示。定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非参数Wilcoxon检验,分类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筛选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并确定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的最佳切点值。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2015年01月01日至2017年01月01日共筛查158名患者,其中38名因不符合相关纳入标准而排除或剔除,包括慢性肾功能障碍者20例,患有血液系统疾病者3例,入ICU不足48小时者12例,基本资料不全者3例。最终收集120份临床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机械通气、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动脉血乳酸盐浓度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的预后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的OR值为1.010。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判断患者预后的最佳切点值为120。该切点值的灵敏度为70.7%,特异度为65.4%。 结论:发现了机械通气、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动脉血乳酸盐浓度3个相关因素可影响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的预后。同时对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进行Logistic分析,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726,说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入院早期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可以作为迅速判断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灵敏指标。且该预测手段简便、经济、有效、临床极易获取,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