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草原补奖政策对牧户满意度、超载行为和减畜决策的影响——以内蒙古为例
【6h】

草原补奖政策对牧户满意度、超载行为和减畜决策的影响——以内蒙古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1研究内容

1.3.2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4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研究方法

1.4.2技术路线

1.5研究区域和数据来源

1.5.1研究区域

1.5.2数据来源

1.6论文创新点及不足

1.6.1论文创新点

1.6.2论文不足

第二章 草原补奖政策研究进展

2.1 我国草原管理制度变迁历史

2.1.1第一阶段1949年以前

2.1.2第二阶段1949-1978年

2.1.3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

2.2我国草原管理政策的争议

2.3草原补奖政策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果

2.3.1生态效果

2.3.2经济效果

2.3.3社会效果

2.4研究进展述评

第三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3.1概念界定

3.1.1草原和牧户

3.1.2草原补奖政策

3.1.3牧户减畜行为及意愿

3.2 理论基础

3.2.1外部性理论

3.2.2公共产品理论

3.2.3可持续生计理论

3.2.4农业补贴理论

3.2.5社会实践理论

第四章 牧户对草原补奖政策满意度评价及影响因素

4.1引言

4.2研究方法

4.2.1数据选取

4.2.2变量设置

4.2.3 Logit回归模型的理论概述

4.2.4模型构建

4.3结果与分析

4.3.1牧户政策满意度的评价

4.3.2不同政策满意度牧户的统计特征

4.3.3政策满意度评价的影响因素

4.4讨论

4.5小结

第五章 牧户是否超载,谁在超载,超载程度及影响因素

5.1引言

(2)超载过牧

5.2研究方法

5.2.1可持续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2可持续生计资本的测算

5.2.3生计策略的划分

5.2.4草场规模的划分

5.2.5载畜率的计算

5.2.6超载程度的计算

5.2.7模型构建

5.3结果与分析

5.3.1生计资本存量及差异

5.3.2四类生计策略牧户的收入结构

5.3.3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

5.3.4草场面积与载畜率的关系

5.3.5超载程度的评估

5.3.6生计资本对超载行为的影响

5.3.7生计资本对超载程度的影响

5.4讨论

5.5小结

第六章 牧户是否减畜,减畜程度及影响因素

6.1引言

6.2研究方法

6.2.1研究假设

6.2.2变量设置

6.2.3减畜程度的计算

6.2.4模型构建

6.3结果与分析

6.3.1减畜程度的评估

6.3.2减畜行为影响因素的差异

6.3.3草原补奖政策对减畜行为的影响

6.3.4 草原补奖政策对减畜程度的影响

6.4讨论

6.5小结

第七章 牧户减畜意愿的政策激励效果及影响因素

7.1引言

7.2研究方法

7.2.1理论分析

7.2.2研究假设

7.2.3变量设置

7.2.4模型构建

7.3结果与分析

7.3.1减畜意愿的评估

7.3.2减畜意愿的政策激励效果

7.3.3减畜意愿影响因素的差异

7.3.4资源禀赋对减畜意愿的影响

7.4讨论

7.5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8.1研究结论

8.1.1牧户对草原补奖政策满意度评价及影响因素

8.1.2牧户是否超载,谁在超载,超载程度及影响因素

8.1.3牧户是否减畜,减畜程度及影响因素

8.1.4牧户减畜意愿的政策激励效果及影响因素

8.2政策建议

8.3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1:内蒙古草原2010和2015年冷季牧草储量及适宜载畜量

附录2:草原生态补奖政策问卷调查表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