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闽南九龙江下游河蚬寄生吸虫研究
【6h】

闽南九龙江下游河蚬寄生吸虫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厦门大学原创性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工作内容

Ⅰ.九龙江口河蚬体内寄生的盾盘亚纲吸虫种类调查

腹盾属Aspidogaster K.Baer,1827

杯盾属Cotylaspis Leidy,1857

簇盾属Lophotaspis Looss,1902

Ⅱ.东方簇盾吸虫生殖、排泄、神经系统的观察

1.生殖系统的主要结构

2.成虫排泄系统主要分支

3.东方簇盾吸虫成虫的整体神经系统

Ⅲ.东方簇盾吸虫早期发育观察

Ⅳ.河蚬体内寄生的两种吸虫幼虫期的描述

1.腹口目吸虫幼虫在河蚬体内的各个发育阶段的观察

2发状科(Gorgoderidae Looss,1910)、叶形属(Phyllodistomum Braun,1899)吸虫幼虫在河蚬体的观察

Ⅴ.河蚬体内吸虫感染的季节动态

Ⅵ.两种常见吸虫对宿主河蚬的危害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图版

展开▼

摘要

本文作者对闽南九龙江下游的河蚬[Corbiculafluminea(Müller)]寄生吸虫的种类和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比较了河蚬的两种常见吸虫种类感染率的季节动态以及它们对河蚬的危害。分别用活体观察及组织化学定位的方法对东方簇盾吸虫成虫的生殖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描述。用组织切片方法、压片染色、活体观察方法对该吸虫的生殖细胞的发生、染色体形态以及早期发育进行了初步的观察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一、本次调查在河蚬体内共查获吸虫的成虫及幼虫期总计5种。其中属于盾盘亚纲的腹盾科(AspidogastridaePoche,1907)吸虫3种:饭岛腹盾吸虫(AspidogasterilimaiKawamura,1915)、中华杯盾吸虫(CotylaspissinensisFaustetTang,1936)、东方簇盾吸虫(LophotaspisorientalisFaustetTang,1936)。隶属于复殖亚纲的牛首科(BucephalidaePoche,1907)和发状科(GorgoderidaeLooss,1910)的幼虫期2种。 二、对腹口类吸虫和东方簇盾吸虫感染河蚬的季节动态观察表明,河蚬感染腹口类吸虫的高峰出现在3月份和10月份。而感染东方簇盾吸虫的高峰则出现在8月份和11月份。当其中一种吸虫的感染率达到最高值时另一种却处于最低值。 三、对感染东方簇盾吸虫成虫和感染腹口类吸虫的河蚬的组织学观察显示,腹口类幼虫对河蚬的危害比较严重,这种吸虫的子胞幼分支在河蚬体内分布广泛;而东方簇盾吸虫成虫只寄生在河蚬的围心腔内。 四、东方簇盾吸虫成虫的一侧的排泄管的主要分支符合三分支的基本模式。 五、东方簇盾吸虫成虫的神经系统主要结构为:1对中枢神经节,其间由粗大的神经联合连接,由中枢神经节向前、后各发出2对明显的纵行神经干以及其间的复杂的神经联合。杯状蚴已具备成虫神经系统的雏形。 六、观察并描述了东方簇盾吸虫睾丸中不同发育阶段的精子以及卵巢中卵细胞的发生;东方簇盾吸虫的整倍染色体数以12(单倍染色数6)为主;卵巢中存在单倍数染色体(单倍染色体数3和4)。 此外,作者还观察了东方簇盾吸虫子宫内几个不同发育阶段的虫卵,卵内幼虫的孵出过程,以及幼虫对河蚬的感染试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