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代台湾拓垦中的族群关系研究——以“番”汉互动为中心
【6h】

清代台湾拓垦中的族群关系研究——以“番”汉互动为中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绪言

第一节 从“学术鸡肋”到“学术新宠”:台湾平埔族群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概念诠释

第三节 史料分析与章节安排

第一章 台湾原住族群的源流、类别与分布

第一节 台湾原住族群源流之探讨

第二节 台湾原住族群分类之界说

第三节 台湾原住族群分布之概况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清代汉人移垦台湾的途径、类型与族群构成

第一节 领照与偷渡:汉人移垦台湾的途径

第二节 汉人移垦台湾的原因与类型辨析

第三节 客家与福佬:移垦台湾的汉人族群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汉人进垦与山前平埔族群的应变

第一节 清初山前平埔族群的生活状况

第二节 汉人拓垦山前平埔族群土地的历程与形式

第三节 山前平埔族群的应变举措

第四节 民间租佃制下的“番”汉土地转移方式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兰地拓垦与族群互动

第一节 兰地上的原住族群

第二节 兰地拓垦历程与族群空间变换

第三节 官府族群策略与土地拓垦形式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迁移别置:平埔族群生存空间的重构与延伸

第一节 社域内迁移与社域外迁移

第二节 在无奈与理性之间:平埔族群迁移原因的探讨

第三节 平埔族群新空间的建构:埔里与后山的拓垦

第四节 埔里与后山族群结构的变迁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影响平埔族群与汉人关系的几个角色

第一节 清廷:无力的调控者

第二节 通事:双重作用的中介人

第三节 游民:困苦中的麻烦制造者

第四节 “生番”:抗争者与滋事者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族群整合:平埔族群的“汉化”

第一节 平埔族群经济文化的“汉化”

第二节 平埔族群身份认同的弱化

第三节 小结

第八章“番族”血泪史之检讨

第一节 多重的族群地权变迁

第二节 孰重孰轻:民间族群冲突的比较

第三节 护番保产:清廷的理番策略

第四节 民间经济文化交流:平埔族群式微的主因

第五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清廷领台期间(1683-1895)闽粤两省民众带着寻求生存或投资盈利之目的,以偷渡私行或合法领照的方式蜂拥入台拓垦土地。汉人的进垦使得台湾的原住族群,尤其是平埔族群面临前所未有的时代变局。笔者在文中侧重于利用契字、碑文等民间资料,摒弃汉人本位主义的立场,采用“自下而上”的研究视角,按照台湾各地区开发的先后顺序,循着平埔族群与汉人接触互动,迁移埔里和后山,与高山族群交往这一线索,历时地梳理了山前、宜兰与后山土地拓垦中的族群互动情形,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平埔族群与汉人关系的几种外部力量、汉人入垦给平埔族群造成的变迁以及平埔族群式微的原委等问题进行探讨。 文章认为,清代台湾土地拓垦中虽然存在汉人以武力或欺诈等不正当手段侵占原住族群土地的现象,但“番”汉之间的土地转移关系主要是以民间的租佃制度为基础,遵照社会经济运行规律的调控,故而土地由平埔族群流向汉人之大势乃是双方经济文化水平差异所致。终清之世,平埔族群与汉人之间以共耕并处为主,冲突仅是插曲,而且双方的冲突在发生频率、激烈程度以及破坏性等方面,不仅远逊于汉人族群内部的分类械斗,甚至不及原住族群之间的斗争。官府尽管一直企图将台湾的族群关系置于掌控之中,但因其“族群隔绝”与“护番保产”政策有悖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因而收效甚微。汉人的拓垦固然在一定程度上给平埔族群造成利益损害,但同时也促进了平埔族群经济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社会生活的文明化。所以客观而言,清代汉人的进垦对平埔族群既是冲击,也是机遇。 笔者在文中论证清代台湾拓垦中族群之间的互动情形符合正常的民间经济文化交流规律,反驳部分台湾学者所谓的“汉人移垦台湾史其实就是原住民遭受压迫的血泪史”,也有意欲借此反击台湾当前的“法理台独”之意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