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经济增长中的要素替代:基于后发优势理论的思考
【6h】

我国经济增长中的要素替代:基于后发优势理论的思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导论

一、关于后发优势理论研究成果的简要综述及评价

(一)国外后发优势理论研究成果及评价

(二)后发优势理论在我国的发展

二、后发优势现实性的初步验证

(一)后发优势的度量

(二)后发优势实现程度的实证分析

三、问题的提出

四、本文的基本观点及分析框架

第二章关于后发优势理论的一般分析

一、后发国家实现后发优势的影响因素及实现机制

(一)后发国家实现后发优势的影响因素

(二)后发优势实现机制——社会能力的提升

二、后发优势的动态性分析

三、影响后发优势各要素间的替代性问题

第三章制度替代——我国后发优势实现及提升路径

一、构建后发式国家创新体系实现技术后发优势

(一)对我国技术发展政策的历史回顾

(二)我国学者对我国技术政策得失的评价

(三)对我国技术性后发优势的定位

(四)我国现阶段技术发展应在充分发挥模仿创新作用基础上加快自主创新

(五)构建后发式国家创新体系提升我国技术能力

二、加快经济市场化进程实现制度后发优势

(一)关于制度后发优势与制度后发劣势的争论

(二)制度后发优势实现过程中的成本与收益分析: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为例

(三)市场化:实现制度后发优势的基本取向

三、信息化:跨越式发展与我国后发优势的提升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一些后发国家往往能够用较短的时间走完先发国家用较长时间才能走完的发展历程,从而完成工业化的历史任务,赶上甚至超过先发国家。这种现象被一些经济学家概括为“后发优势”,并由此提出用于解释这一现象的“后发优势理论”。后发优势理论提出后,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在东亚及拉美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兴起后,后发优势理论不断被用于解释和说明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经济发展。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迅猛追赶阶段,研究后发优势理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对后发优势理论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在低收入国家、中下收入国家、中上收入国家这三类后发国家中,低收入国家后发度最大,但因各种条件限制,后发优势的发挥不明显;中下收入国家后发度居中,因各种条件有利于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了后发潜能,经济增长最快;中上收入国家后发度不大或已完成工业化没有后发优势,经济增长并没有体现出后发优势。后发国家能否实现后发式增长是技术、资本、制度、人力资本及经济结构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后发国家要实现后发式增长必须提升社会能力,促使后发优势由潜在向现实转化。我国正处于中下收入阶段,我国要充分实现“后发优势增长”必须以制度替代为手段,全面提升我国社会能力。 本文创新之处: 1.对后发优势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后发国家,在后发优势发挥上存在着差异,其中中下收入国家是最容易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我国正处于这个阶段。 2.后发优势具有动态性,随着后发国家“相对落后状态”的改变,后发国家必须适时转换替代机制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3.确定我国技术性后发优势所处阶段,论证我国现阶段技术发展应在充分发挥模仿创新作用基础上加快自主创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