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厦门港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研究
【6h】

厦门港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摄食研究进展

1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摄食率的研究方法

2稀释法

第二节桡足类对浮游植物现场摄食的研究进展

1.桡足类现场摄食率的测定方法

2.研究动态

第三节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国内研究现状

2.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第二章厦门港浮游生物种类组成和季节变化

第一节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季节变化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二节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季节变化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三章厦门港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讨论

第四章厦门港桡足类摄食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实验结果

3.讨论

第五章小结

第一节主要研究结果

第二节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在学期间发表和交流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于2004年11月、2005年3月、5月、8月、11月及2006年3月在厦门港海域调查了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及其季节变化;2005年3月、5月、8月、11月航次采用稀释法研究浮游植物的潜在最大生长率、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率和对浮游植物现存量的摄食压力;2005年5月、8月、11月及2006年3月航次运用肠道色素法测定桡足类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厦门港浮游植物组成及其季节变化本研究共鉴定厦门港有浮游植物78种,其中硅藻30属72种,甲藻2属5种,蓝藻1属1种。浮游植物总细胞数的周年变化曲线呈单峰型。冬季,总细胞数最低,为23×103 cell·m-3;夏季总细胞数最高,为6,129×103 cell·m-3。硅藻在四季中所占的比例最高,均达到97%以上。同时优势类群呈现明显的季节演替,只有中肋骨条藻在四季中均为优势种。冬季以圆筛藻属为第一优势类群;春季,随着水温升高,角毛藻属取代圆筛藻属;夏季,骨条藻属的种类占浮游植物生物量84.76%,呈现出绝对优势;秋季,骨条藻属的数量下降,角毛藻属重新成为第一优势类群。 2厦门港浮游动物组成及其季节变化本研究共鉴定出浮游动物106种(类)。浮游动物总生物量和总丰度四季都较高,6个航次平均生物量为325.17 mg·m-3,平均丰度为3,555.43ind·m-3,其周年变化均呈明显的双峰型,冬季和夏季较低,春季和秋季较高。其中桡足类是厦门港浮游动物最重要的优势类群,周年所占比例均较高;其次是浮游幼虫,但其丰度季节变化较大,秋冬季较高,夏季最低。 3厦门港浮游植物生长率及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厦门港表层水体中浮游植物潜在最大生长率,8月最大,为1.44 d-1,3月最小,为0.46d-1;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也是8月最大,3月最小,分别为0.86d-1和0.12d-1;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日摄食量为19.25~965.40μg C·L-1·d-1,相当于浮游植物现存量的18.45~243.18%,相当于初级生产力的31.71~75.80%。微型浮游动物对0.45~20μm粒径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大于对20~200μm粒径的摄食压力,分别为82.38~92.95%和65.35~71.41%。以浮游植物为食的微型浮游动物次级生产力的变化范围为6~162μgC-L-1·d-1,其变化趋势与浮游植物生物量以及潜在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趋势一致,为8月最高,3月最低。 4 厦门港桡足类群体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厦门港桡足类主要优势种为厦门矮隆哲水蚤(Bestiolina amoyensis)、强额孔雀哲水蚤[Pavocalanus (Paracalanus) crassirostris]、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瘦尾胸刺水蚤(Centropages tenuiremis)。测得10种桡足类[除上述种类外,还包括驼背隆哲水蚤(Acrocalanus gibber)、亚强真哲水蚤(Eucalanus subcrassus)、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精致真刺水蚤(Euchaeta concinna)四种]摄食率范围为1.68~145.36 ng·ind-1·d-1;桡足类群体对浮游植物现存量的摄食压力四季平均为1.69%(变化范围0.06~3.15%),秋季最大,夏季最小。 5 厦门港微型浮游动物、桡足类群体在厦门港海域能流、物流中的作用根据本研究结果,厦门港海域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现存量的摄食压力为18.45~243.18%;相比之下,桡足类群体仅摄食浮游植物现存量的一小部分(0.06~3.15%,四季平均为1.69%);通过推算,初步绘出春季厦门港XMTS测站磷流的示意图。据此推测,在厦门港海域,微型浮游动物应是海洋次级生产力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桡足类群体在能流、物流中的作用问题,需要日后进一步研究桡足类群体对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情况之后而加以明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