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信息修正的非期望效用模型和保险市场均衡问题研究
【6h】

基于信息修正的非期望效用模型和保险市场均衡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论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主要结论

3、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一章期望效用理论与非期望效用理论

第一节风险与风险度量

第二节期望效用理论

1.2.1效用函数

1.2.2期望效用理论与风险态度

第三节非期望效用理论

1.3.1期望效用理论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1.3.2非期望效用理论

小结

第二章基于信息修正的非期望效用模型

第一节非期望效用理论的应用与检验

2.1.1非期望效用理论的应用

2.1.2针对非期望效用理论的检验

第二节基于信息修正的非期望效用理论

2.2.1对事件发生概率的价值判断

2.2.2以条件概率为基础的决策权重函数

2.2.3基于信息修正的决策权重函数

2.2.4性质和应用

小结

第三章不完全信息下的保险市场均衡

第一节保险市场价格均衡基本原理

3.1.1期望效用理论对保险市场价格均衡的阐述

3.1.2基于信息修正的期望效用理论对保险价格均衡的解释

第二节完全信息下的保险市场均衡

3.2.1基础案例和定义

3.2.2完全信息下的保险市场均衡

第三节不完全信息下的保险市场均衡

3.3.1投保人具有信息优势下的保险市场均衡

3.3.2保险公司拥有信息优势下的保险市场均衡

小结

第四章对我国保险费率监管制度的思考

第一节我国保险费率监管制度现状

4.1.1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4.1.2保险费率及条款监管制度概述

4.1.3我国保险费率监管制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4.1.4域外国家与地区保险条款、费率监管制度简介

第二节对我国保险费率监管制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4.2.1不同信息环境下保险市场价格均衡分析

4.2.2我国保险市场价格均衡的现状和趋势分析

4.2.3保险费率市场化的意义

4.2.4对我国保险市场费率监管制度的政策建议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通过用效用函数来量化决策者对物质的主观反应,期望效用理论将价值判断的概念引入风险决策理论。这一理论创新使之成为个人决策理论的标准理论和博弈论的核心组成部分。但是,19世纪50年代以来,在经验研究过程中却发现大量实际选择行为与期望效用理论所规范的标准行为不一致。期望效用理论作为经济学理论大厦中一块重要的基石,针对该理论在实验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构造一个更为合理、更切合实际的理论毫无疑问成为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首要任务。数十年来,在这个课题各个方面的密集研究产生了一系列理论创新和与之相对应的丰富的经验例证。 本文前半部分系统回顾了期望效用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和非期望效用理论的发展过程以及取得的成绩,讨论了事件拆分效应等近年来理论学家们在实验研究中的新发现,进一步分析了决策者对客观概率的主观价值判断过程,构造了以条件概率为基础、基于信息修正的决策权重函数,将客观概率转化为主观决策权重,得到了基于信息修正的非期望效用模型,并讨论了所建立模型的性质及其在解释实验研究中所发现的悖论中的应用。 在期望效用理论框架下的保险需求理论因其与实际保险市场行为存在较大不一致而长期没有得到广泛认同。本文后半部分运用前面所建立的基于信息修正的非期望效用模型,研究分析了保险市场价格均衡原理,指出保险市场实现价格均衡本质原因在于保险公司和投保人所处的不同风险环境以及双方在经验信息积累上的差异,更好地刻画了影响保险市场行为的关键因素,为实际市场行为提供了更合理自然的解释。然后分析了保险公司与投保人在不同信息环境下对风险发生概率的主观价值判断,研究了不同信息环境下的保险市场均衡问题。在本文的最后部分,针对我国保险市场目前所采取的严格费率管理制度以及费率市场化趋势,以实现稳定、有效、公平的市场均衡为目的,从监管制度转变、经验数据积累、精算技术提高和建立精算师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