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ARM平台的数码相框软件开发
【6h】

基于ARM平台的数码相框软件开发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研究意义

1.2数码相框的发展情况和趋势

1.2.1数码相框发展现况

1.2.2数码相框发展趋势

1.3论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嵌入式技术的软硬件平台概要

2.1嵌入式处理器简介

2.2嵌入式操作系统简介

2.3 嵌入式GuI设计软件简介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数码相框总体方案设计

3.1软件系统平台需求分析

3.2用户功能需求分析

3.2.1 图片显示功能

3.2.2音乐播放功能

3.2.3文件管理功能

3.2.4系统设置功能

3.2.5用户按键功能

3.3系统运行流程

3.3.1 系统硬件组成与主要模块分析

3.3.2系统软件组成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系统软件平台的配置与移植

4.1 Bootloader的配置与移植

4.1.1 U-BOOT启动过程简介

4.1.2 U-BOOT的配置

4.2嵌入式Linux的配置与移植

4.2.1 内核的选择原则

4.2.2 内核的配置

4.2.3 内核的下载

4.3文件系统分区的移植

4.3.1 BusyBox简介

4.3.2 BusyBox配置

4.3.3 编译和下载BusvBox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基于QT Embedded/Qtopia的应用程序设计

5.1 QT Embedded 2.3.7/Qtopia 1.7.0的编译

5.2 QT Embedded/Qtopia的触摸屏和键盘的设备文件接口

5.2.1 添加QT Embedded/Qtopia的触摸屏驱动接口

5.2.2编写按键驱动并添加 QT Embedded/Qtopia的键盘驱动接口

5.3 QT Embedded/Qtopia编程的两个要点

5.3.1信号与槽机制

5.3.2界面设计工具Designer

5.4 QT Embedded/Qtopia应用程序设计

5.4.1文件管理模块的设计

5.4.2图片浏览模块的设计

5.4.3音乐播放模块的设计

5.4.4系统设置模块的设计

5.5本章小结

第六章全文总结与展望

6.1工作总结

6.2后续研究工作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数字摄影的兴起不可避免地引起了数码相框的发展,因为仅有不到35%的数码照片被打印。数码相框的基本原理就是采用普通相框的造型,把原来相框中间的照片部分换成液晶显示屏,配上电源,存储介质等,使得同一个相框内可以循环播放照片,比普通相框的单一显示功能更有优势。从2007年开始,数码相框的市场关注度开始激增。在2008年,数码相框市场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具有极高的潜在市场价值。 本论文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数码相框软件的开发研究工作。作为一款嵌入式产品,核心部件CPU采用了性能价格比、性能功耗比都很高的ARM架构处理器之中的一款——三星S3C2440A,显示器采用了支持双精度扫描的液晶显示屏。软件方面,Bootloader采用较为成熟的u-boot-1.1.4,Linux内核的版本为2.6.12,系统命令集由busybox构成。利用ARM处理器对Linux系统良好的移植性、自带的LCD控制器、音频控制器、SD与USB控制器的特点,进行图像显示、音频播放与文件管理。对于目前大部分数码相框在图片浏览和文件管理功能上的不足,本设计的图像显示功能充分利用了触摸屏功能,实现了图像的触摸式移动,使用户可以自由的观看放大后的图像;文件管理功能则设计成了类似windows的文件浏览器,不仅具有丰富的文件管理功能,而且使习惯了windows的广大用户可以很快的熟悉此功能,并为将来升级为下一代的细分产品——数码相册做好准备。 本设计的核心是基于ARM平台的系统移植与基于QT的应用程序设计。首先根据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选择合适的硬件组合;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u-boot的移植,嵌入式Linux的移植,QT Embedded/Qtopia的移植,以及最后QT图形界面的设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