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脑益髓调督法对MCAO大鼠脑组织中EphB4/ephrinB2 mRNA表达的影响
【6h】

清脑益髓调督法对MCAO大鼠脑组织中EphB4/ephrinB2 mRNA表达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清脑益髓调督法电针对MCAO模型大鼠脑组织中EphB4/ephrinB2的表达影响及治疗前后神经缺损的影响,探讨该法对脑梗死后脑组织中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阐明清脑益髓调督法电针治疗脑梗死的作用途径,进而丰富脑梗死病机研究及针刺干预机制。
  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9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空白组(假手术组)、阴性对照组(模型组)、电针Ⅰ组(清脑益髓调督组)和电针Ⅱ组(普通电针组)。每组各24只。参照Longa等神经病学评定神经功能缺损方法对各组实验动物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并采用RT-PCR检测EphB4/ephrinB2 mRNA的表达率,以探讨清脑益髓调督法在脑梗死中的作用机制。
  结果:1、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各时相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随时间延长逐渐减轻,7d、14d优于1d、3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7d、14d时,清脑益髓调督组和普通电针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术后第1d、3d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明显优于模型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清脑益髓调督组及普通电针组在术后各时相上同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清脑益髓调督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普通电针组略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各组大鼠EphB4 mRNA表达率的比较
  假手术组各时相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3d、7d组优于1d组(P<0.05),第14d时,明显优于3d组并且优于假手术组(P<0.01);普通电针组,7d、14d组明显优于1d、3d组(P<0.05),3d、7d组优于模型组(P<0.05),以7d组较为显著(P<0.01),3d组表达高于1d组,7d组高于14d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脑益髓调督组7d、14d组优于1d组(P<0.05),1d、7d组优于模型组(P<0.05),3d组明显优于其他三个时相,并且优于普通电针组(P<0.01),7d组与14d组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各组大鼠ephrinB2 mRNA表达率的比较
  假手术组各时相上呈弱阳性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表达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高,3d、7d组优于1d组(P<0.05),14d组明显优于1d组及假手术组(P<0.01),7d组表达高于3d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普通电针组,3d、7d、14d组明显优于1d组(P<0.05),以7d组最为显著(P<0.01),7d组与14d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清脑益髓调督组,7d、14d组优于1d组(P<0.05),治疗3d组明显优于其他三个时相,并且优于普通电针组(P<0.01),7d组与14d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针刺疗法能够促进血管新生,早期采用清脑益髓调督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更优,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EphB4/ephrinB2 mRNA的表达,从而促进毛细血管新生、缺血区周围组织灌流和神经功能恢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