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含氟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研究
【6h】

含氟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含氟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研究

1.1 主要仪器、原料及试剂

1.1.1 主要仪器

1.1.2 主要原料及试剂

1.2 含氟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的设计思路

1.3 含氟硫醚化合物的合成

1.3.1 氨基的保护

1.3.2 β-氨基取代-硫醚化合物的合成

1.3.3 β-氨基取代-α-氟硫醚化合物的合成

1.3.4 β-氨基取代-α,α-二氟硫醚化合物的合成

1.4 波谱数据

第二章 其他化合物的合成

2.1 恶唑类化合物的合成

2.1.1 恶唑类化合物的设计思路

2.1.2 恶唑啉环化合物的合成

2.1.3 其他恶唑类衍生物的合成

2.1.4 恶唑类化合物的活性筛选结果

2.1.5 波谱数据

2.2 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2.2.1 结构通式1及其衍生物

2.2.2 波谱数据

第三章 结果和讨论

3.1 结果

3.2 讨论

3.2.1 含氟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的研究

3.2.2 恶唑类化合物的合成

第四章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I 缩写列表

附录II 氟方法学的研究进展

附录Ⅲ 部分化合物的核磁谱图

附录Ⅳ 发表文章

致谢

附录Ⅵ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含氟化合物因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和较强的稳定性而广泛用于医药、农药、表面活性剂、氟碳涂料精细化工等领域。因此,研究有机分子中选择性引入氟原子基团的方法也已经成为当今有机氟化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课题旨在研究有机分子中引入氟原子的合成方法,以β-氨基取代-芳基硫醚类化合物为底物,在N-碘代琥珀酰亚胺(NIS)存在条件下,通过与氟化试剂二乙胺基三氟化硫(DAST)反应,得α-氟取代的芳基硫醚类化合物。前述反应底物β-氨基取代-芳基硫醚类化物的合成是以L-苯丙氨醇和L-丝氨酸为起始原料,通过以乙酰基(Ac)、邻苯二甲酰基(Phth)、叔丁氧基羰基(Boc)、苯甲酰基(Bz)、苄氧基羰基(Cbz)、9-芴基甲氧基羰基(Fmoc)等不同的保护基对其氨基进行保护,而后再利用其羟基与二苯基二硫醚[或双(4-甲氧基苯基)二硫醚]反应,得β-氨基取代-芳基硫醚。本论文设计合成了β-氨基-α-氟代芳基硫醚类化合物8个。此外,通过上述合成得到的单氟取代产物为原料,将其与亲电氟化试剂1-氯甲基-4-氟-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二(四氟硼酸盐)(Selectfluor)反应,连用N,N-二异丙基乙胺(DIPEA)试剂,设计合成了β-氨基-α,α-偕二氟取代芳基硫醚类化合物1个。以上化合物的结构经ESI-MS、1H-NMR、13C-NMR、2D-NMR、19F-NMR等进行了确证。
  此外,本课题在含氟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含4,5-二氢恶唑环(恶唑啉环)结构的副产物。通过查阅文献,发现恶唑类化合物在农药和医药领域应用广泛。本论文通过改变上述实验条件,发现了芳基硫醚类化合物在N-氯代琥珀酰亚胺(NCS)和DIPEA存在下,能更有效的转化为4,5-二氢恶唑环类化合物。在此基础上,通过选择不同的反应底物,设计合成了恶唑类化合物13个,其结构经ESI-MS、1H-NMR、13C-NMR、2D-NMR等进行了确证。本课题对合成的12个恶唑类化合物进行细菌活性筛选,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为细菌载体,经过活性筛选发现以上化合物均不具有抗菌活性。
  本课题还合成了5个黄酮类化合物,其结构经ESI-MS、1H-NMR、13C-NMR等进行了确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