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董湘玉柴夏芩姜汤治疗气滞痰瘀胃脘痛临床研究
【6h】

董湘玉柴夏芩姜汤治疗气滞痰瘀胃脘痛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综述

1.胃脘痛相关病名的历史治革

2.胃脘痛的病因病机

3.胃脘痛的辨证分型

4.现代医家胃脘痛的分型论治

5.分型论治胃脘痛疗效观察

6.总结

1.董湘玉教授柴夏芩姜汤治疗气滞痰瘀胃脘痛学术理论研究

1.1.2.病因病机

1.1.3.情志因素

1.2.董湘玉教授治疗气滞痰瘀胃脘痛治则治法

1.3.董湘玉教授柴夏芩姜汤方义分析

1.3.1.四逆散

1.3.2.半夏厚朴汤

1.3.3.合方意义

1.3.4.煎服法

1.3.5.药物加减化裁

1.4.董湘玉教授柴夏芩姜汤治疗气滞痰瘀胃脘痛病案举隅

1.4.1.病案分析一

1.4.2.病案分析二

1.4.3.病案分析三

1.4.4 总结

2.董湘玉教授柴夏芩姜汤治疗气滞痰瘀胃脘痛临床实践研究

2.1.1.西医治疗之不足

2.1.2.中医治疗之优势

2.2.研究对象

2.2.2.诊断标准

2.2.3.纳入标准

2.2.4.排除标准

2.2.5.剔除标准

2.3.治疗方法

2.3.1.分组

2.3.2.治疗组

2.3.3.对照组

2.4.观察评分方法

2.4.1.疗效评定条件

2.4.2.中医症状体征量化计分表标准

2.4.3.评价标准

2.4.4.生活质量评价标准

2.4.5.统计方法

2.5.结果

2.5.1.两组年龄分布比较

2.5.2.两组性别比较

2.5.3.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2.5.4.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2.5.5.总有效率比较

3.结论与讨论

3.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3.2.董湘玉教授诊治气滞痰瘀胃脘痛学术经验总结

3.3.本课题的研究结论

3.4.本课题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总结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

附表

展开▼

摘要

本人导师董湘玉教授长期从事中医理论教学,中医基础功底扎实;常年坐诊于中医脾胃病和心身病专家门诊,临床经验丰富。曾任贵州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高等中医心理学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务,荣获贵州省首届名中医,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师承导师等称号。董老师除了在脾胃病的诊疗上有丰富的经验,还在心身病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从1999年开始对中医心身疾病方面进行研究和临床治疗,2001年董老师领头组建了中医学院应用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方面)专业,在附属医院建立了“心身疾病门诊”,擅长于心理、神经、精神疾病的中医治疗,特别是对中医消化系统相关心身疾病的诊疗尤有心得,使中医治疗心理疾病在贵州开了先河,为中医学科的延伸、交叉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脾胃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疾病。历代医家将脾胃病中胃脘痛的病机归结为胃气壅滞、肝胃气滞、胃中蕴热、肝胃郁热、胃络瘀阻、脾胃虚寒、胃阴亏虚等证候,治疗上有理气和胃、疏肝和胃、清胃泻热、清肝泄热、理气活血、温中健脾、滋养胃阴等治法,常用香苏散、柴胡疏肝散、金铃子散、泻心汤、化肝煎、失笑散、丹参饮、黄芪建中汤、益胃汤等方剂。然临床上病情复杂多变,常常不仅以单一证型出现。对于这类复杂证型的患者,用方往往加减繁杂,又因兼顾不周而影响疗效。
  董湘玉老师有着近四十年的临床经验,在临床上擅长于用经方治疗脾胃病,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董老师认为,中焦的运化功能,主要在于肝、脾、胃的协同作用,即脾胃升降有序,肝之疏泄条达。饮食之入于胃,通过脾胃的运化而生成气血精液,再由肝之疏泄而营养全身脏腑、经脉、肌肉。若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或饮食生冷等,而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导致中焦气机受阻,脾胃运化水湿功能失司,化生痰湿,使胃气不得降,脾气不得升;或因情志失常,肝气郁结,横逆犯脾,木郁雍土;又或因痰湿郁而化火,脾土反侮肝木,致肝气失于条畅,气机郁滞,肝气郁结,土雍木郁。以上种种病理演变,皆归气滞,气滞则血行不畅,最易血瘀;中焦气滞,运化失司,则水湿内生。脾胃病最终转归为中焦之气滞、痰阻、血瘀并见。由此可见,气滞、痰阻、血瘀三者互为因果、互相影响,常同时出现,进而形成气滞痰瘀之证。故董老师认为气滞痰瘀是胃脘痛的基础病机。临症见:胃脘痛,腹胀,痛引两胁,嗳气,反酸,烧心,口干口苦,大便于结,情绪焦虑或急躁易怒等症。
  针对胃脘痛气滞痰瘀的基本病机,董湘玉教授经过了多年的临证探索,创建了经验方“柴夏芩姜汤”治疗胃脘痛。此方为经方四逆散、半夏厚朴汤合方加减而成,具有理气止痛、化痰祛瘀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气滞痰瘀胃脘痛,在临床用于治疗胃脘痛,取得很好疗效。
  “柴夏芩姜汤”不仅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其药物组成均为极其普通中药材,便于推广应用;药材价格便宜,能实实在在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方中各组成药物均无明显毒副作用,避免产生不良反应的弊端。
  本人作为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师承董湘玉教授,结合自身学术方向,主要针对董老师诊疗脾胃病的经验进行继承和推广应用,并对董老师最具特色的经验方之一“柴夏芩姜汤”治疗气滞痰瘀胃脘痛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整理与研究。
  本论文结构如下:先通过综述各家学说探及董湘玉老师学术渊源;然后论述董老师对气滞痰瘀胃脘痛的生理病理认识,对“柴夏芩姜汤”的功效、处方意义、煎服法、加减运用进行系统论述,并剖析病案三则,阐明董老师临证思维方法;再通过临床研究,数据统计分析,从客观数据证明理法方药的切实有效;最后总结董湘玉教授柴夏芩姜汤治疗气滞痰瘀胃脘痛学术经验。
  目的:对董老师最具特色的经验方——柴夏芩姜汤治疗气滞痰瘀胃脘痛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整理与研究,总结董湘玉教授治疗胃病的经验,探索“柴夏芩姜汤”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一方面是欲对董老师诊疗脾胃病的经验进行学术继承和推广应用,另一方面也是为临床治疗探索更好的方法,以应对目前现代社会反复发作复杂证型的胃脘痛,最终达到提升人民健康水平的目的。
  方法:本课题从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名医堂董湘玉专家门诊、消化内科门诊、消化内科住院病人中选取气滞痰瘀胃脘痛患者60例,均符合本课题纳入标准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男13例,女17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治疗组年龄20-35岁4人,35-50岁12人,50-70岁14人;对照组20-35岁6人,35-50岁11人,50-70岁13人。治疗组予柴夏芩姜汤加减,以清洁凉水500ml浸泡上述中药材20-30分钟,煮沸后中火煎煮15-20分钟,滤药汁存放玻璃瓶或瓷碗,在药罐再加水煎煮15-20分钟,滤药汁加入到存放上次药汁的玻璃瓶或瓷碗中,均匀后药汁分3次服用,餐前半小时或餐后1小时服用;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每日1次,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mg,每日1次,餐前30min服药,共8周。依照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胃脘痛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草案),结合中医症状体征量化计分表标准,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舌苔脉象、胃镜检查进行评分,并采用SF-36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
  结果:运用EXCEL2007建立并计算数据,采用SPSS17.0中的卡方检验、两独立样本资料T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实验结果如下:柴夏芩姜汤能显著改善气滞痰瘀胃脘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很好临床疗效。而在生存质量方面,柴夏芩姜汤中药治疗与西药治疗相比,在生理职能、一般健康情况、社会职能、精神健康四个维度上与西药差异不大,在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四个维度上却优于西医治疗。且在总有效率方面高于西医治疗。
  结论:通过数据分析统计,客观地证明了董湘玉老师董老师最具特色的经验方——柴夏芩姜汤治疗气滞痰瘀胃脘痛的有效性和临床实用性。故董湘玉老师治疗气滞痰瘀胃脘痛的学术思想值得继承和发扬。且柴夏芩姜汤方中各药物均无明显毒副作用,避免产生不良反应的弊端;其药物组成均为极其普通中药材,价格便宜,能实实在在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所以柴夏芩姜汤也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