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属权原则在国际贸易统计体系中的应用:基于中美两国贸易数据的考察
【6h】

属权原则在国际贸易统计体系中的应用:基于中美两国贸易数据的考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框架

1.4 研究重点、难点

1.4.1 重点

1.4.2 难点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跨境贸易统计体系的研究

2.1.1 跨境贸易统计体系的研究

2.1.2 关于修正跨境贸易统计体系的研究

2.2 关于属权贸易统计体系的研究

2.2.1 属权贸易统计体系的优越性

2.2.2 关于利用属权原则修正跨境贸易统计体系的研究

3 属权调整模型的构建

3.1 单一国家贸易属权原则调整模型

3.1.1 单一国家贸易属权原则调整模型的由来

3.1.2 单一国家贸易属权原则调整模型的构建

3.2 双边贸易属权原则调整模型

3.2.1 双边贸易属权原则调整模型的由来

3.2.2 双边贸易属权原则调整模型的构建

4 属权调整模型的试算

4.1 关于美国对外贸易的属权调整

4.1.1 美国对外贸易概况与简单分析

4.1.2 美国对外贸易差额的调整

4.1.2 美国对外贸易调整前后的比较分析

4.2 关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属权调整

4.2.1 中国对外贸易概况与简单分析

4.2.2 中国对外贸易的调整

4.2.3 中国对外贸易调整前后的比较分析

4.3 关于中美双边贸易的属权调整

4.3.1 中美双边贸易概况与简单分析

4.3.2 中美双边贸易的调整

4.3.3 中美双边贸易调整前后的比较分析

5 属权调整前后相关贸易额的实证分析

5.1 美国贸易额与GDP的Granger因果检验

5.1.1 单位根检验

5.1.2 Granger因果检验

5.2 中国贸易额与GDP的Granger因果检验

5.2.1 单位根检验

5.2.2 Granger因果检验

6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1.1.贸易属权调整的模型构建

6.1.2.中美两国贸易数据属权调整结论

6.2 对进一步完善跨境贸易统计体系的政策建议

6.2.1 关于建立属权贸易统计体系的再思考

6.2.2 对进一步完善跨境贸易统计体系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面对世界贸易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服务贸易的快速兴起和外商直接投资作用的凸显,传统的跨境贸易统计体系显得越来越捉襟见肘。近年来服务贸易量已经稳定占到全球贸易量的20%以上,可是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统计并不包括服务贸易。一国的贸易顺差,在跨境贸易统计体系下可能源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大量出口,也可能是忽略境内外国附属机构的巨额销售所致。因此,如何对跨境贸易统计进行调整,使数据更能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贸易利得,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按照“理论分析——统计分析——实证分析”的思路,将文章的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理论分析的目的主要是构建调整模型;统计分析的内容主要是测算了属权原则下中美两国单边贸易、中美双边贸易的具体数额;实证分析部分检验了调整后的贸易额是否更符合两国经济的实际发展水平。三个部分中,最重要的是统计分析。调整的过程全部为作者亲自计算,对每一个项目都制作了单独的EXCEL表,涉及两个国家单边贸易调整货物、服务和总额共6张大表,双边贸易调整货物、服务和总额3张大表,一共是9张大型EXCEL调整表。每张表格需要面对的数据情况都不同,估算方法也多种多样。纵然调整过程可能有不够周到和细致的地方,但作者希望这不仅仅是一篇硕士毕业论文,更能为以后的研究多多少少提供一点参考。
  经属权调整后,美国对外贸易变为顺差,中国对外贸易则变成逆差,中美双边贸易顺差额大幅减小。实证结果显示,调整后两国的贸易差额与GDP的Granger因果关系更强,贸易差额更能反映两国真实的贸易关系、经济地位和贸易利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