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中国经济波动研究
【6h】

基于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中国经济波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论

第一章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

第一节 经济波动简析

第二节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国外文献综述

第三节 国内研究现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本RBC模型求解的相关方法

第一节 基本RBC模型的构建

第二节 基本RBC模型的求解

第三节 校准法简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宏观经济波动的特征事实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同期数据分解方法与H-P滤波

第三节 经济波动特征事实与宏观经济变量顺动性分析

第四节 协动性与稳定性分析

第五节 经济波动的形成机制分析

第六节 我国与美国、加拿大宏观经济波动特征事实的比较分析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可分劳动RBC模型的实证分析与扩展

第一节 可分劳动RBC模型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可分劳动RBC模型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考虑了政府支出冲击的三部门RBC模型的理论分析——可分劳动RBC模型的扩展分析

第四节 考虑了政府支出冲击的三部门RBC模型的实证分析

第五节 本章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考虑了技术进步RBC模型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我国技术波动的特征解释

第二节 考虑了技术进步三部门RBC模型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 考虑了技术进步三部门RBC模型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考虑了技术进步、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与借贷约束RBC模型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我国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实证分析

第二节 考虑了技术进步、习惯形成与借贷约束RBC模型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 考虑了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借贷约束与技术进步的三部门RBC模型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本章模型对我国消费、劳动力市场的一些暗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国际贸易、技术进步与中国实际经济周期——基于小国开放经济三部门RBC模型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小国开放经济模型适合解释中国经济吗

第二节 引言

第三节 开放经济波动的特征事实归纳

第四节 理论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第五节 理论模型的实证分析

第六节 模型中参数选择的敏感性分析

第七节 开放经济下技术冲击与政府支出的效应分析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国际贸易、资本利用、技术进步与中国实际经济周期——基于开放经济三部门RBC模型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模型的建构

第三节 理论模型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模型中参数选择的敏感性分析

第五节 开放经济下技术冲击与政府支出的效应分析

第六节 关于中国居民消费与投资的几点分析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国际利率、国际贸易与中国实际经济周期——基于开放经济三部门RBC模型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模型的构建

第三节 理论模型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国际利率变化的效应分析

第五节 模型中参数选择的敏感性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及意义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数据附录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既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又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研究课题。一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波动,对实际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揭示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和比较适合解释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对维持实际经济的持续、稳定、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推进,我国经济管理部门已经充分认识到实际经济周期波动对于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这就对学术界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即构建适合解释我国实际宏观经济的波动特征事实的理论。
  经济波动一直是主流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命题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国际学术界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方法和比较完整的经济周期理论体系。但鉴于我国宏观经济的较为特殊的周期性波动特征,国外已有研究的结论并不完全适用于解释我国实际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特征事实。国内现有研究在解释我国宏观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征事实方面虽然也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总体而言研究尚不够全面和深入,忽略了一些重要问题,如我国实际经济中明显存在的技术进步对实际经济波动有哪些影响?我国实际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对实际经济波动有哪些影响?由我国渐进式改革引致的市场不完全对实际经济波动有哪些影响?相比封闭经济RBC模型,开放经济RBC模型是否能够更好地解释我国实际经济波动特征?将资本利用会加速折旧的思想引入开放经济RBC模型是否重要?由国际金融冲击引致的国际利率冲击对我国实际经济波动有哪些影响?这些关键问题的回答显然对于更深刻地认识我国宏观经济波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广泛采用的RBC模型方法,分别从封闭经济与开放经济角度,对我国宏观经济周期波动进行全面而深刻的研究,以期能够揭示出我国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和解释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特征的重要理论。
  本文由导论和10个章节组成。首先是导论。第1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部分。第2章是基本RBC模型求解相关方法的介绍部分。第3章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宏观经济波动的特征事实归纳。第4章利用基本RBC模型来解释我国实际经济波动。第5章探究考虑了技术进步的三部门RBC模型对我国实际经济波动的解释力。第6章探究考虑了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借贷约束与技术进步的三部门RBC模型对我国实际经济波动的解释情况。第7~9章从开放视角出发,探究考虑了政府部门的小国开放经济RBC模型对我国实际经济波动的解释情况。第10章是本文的总结部分。
  具体而言,第1章从经济冲击、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认识、经济波动的主要根源和传播放大机制以及相应政策含义等方面对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理论,即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货币主义经济周期理论、新古典主义经济周期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作简要的介绍和评价,尤其对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仔细梳理、详细介绍和评价,为下文研究我国宏观经济波动奠定理论基础。第2章着重考察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相关方法,详细介绍了基本RBC模型的构建,并运用对数线性化方法来求解该模型,详细介绍了H-P滤波法的运用等,为后文模型的构建奠定数理基础。
  第3章着重考察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际宏观经济的波动特征,归纳发现:我国实际经济具有既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实际宏观经济,也不同于新兴发展中国家实际宏观经济的波动特征,即就业波动较为平滑、投资波动幅度远远高于产出波动幅度,消费波动幅度高于产出波动幅度。这些事实为后文模型的构建奠定了实证证据。第4章分别探究了标准RBC模型和考虑了政府支出冲击的三部门RBC模型的构建,之后利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实际经济数据分别对上述两个模型进行了校准研究,并分别利用该模型对我国实际经济波动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以上两个传统RBC模型并不能对我国实际宏观经济波动提供合理解释。
  第5章着重考察了引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际经济中明显存在的技术进步的三部门RBC模型对宏观经济波动特征的解释力。结合上一章中未引入技术进步的三部门RBC模型的模拟结果探讨了技术进步的引入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第6章着重考察了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和借贷约束对我国实际经济波动的影响。首先,本章利用我国改革开放后省际面板数据,探讨了实际居民消费是否存在明显的习惯形成这一重要问题。结合计量分析结果和我国渐进式改革方式可能引致的借贷约束,本章探讨考虑了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借贷约束与技术进步的三部门RBC模型的构建和求解,利用我国改革开放后实际经济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校准研究,并利用该模型对我国实际宏观经济波动进行了模拟分析。
  第7章从开放经济角度,结合我国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重要作用,探究了考虑了政府支出冲击和技术进步的小国开放经济三部门RBC模型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力。首先分别对我国改革开放后实际经济与11个OECD国家实际宏观经济的波动特征进行了考察,并归纳出开放经济的总体特征事实;然后通过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替代关系,将政府支出冲击引入包括了技术进步的小国开放经济RBC模型,对我国实际经济进行模拟分析,以探究技术冲击和需求冲击对我国实际经济波动的影响。第8章从开放经济角度,结合资本的密集性利用会加速折旧的思想,将内生资本利用引入考虑了技术进步的小国开放经济三部门RBC模型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进行解释。首先探讨考虑了资本利用与技术进步的小国开放经济三部门RBC模型的构建与求解,然后利用我国改革开放后实际经济数据对该模型进行校准研究,并利用该模型对我国实际经济波动进行模拟分析。基于其模拟结果,本文还给出了促进我国居民消费率提高、增强我国投资合理性的相关建议。
  第9章从开放经济角度,结合国际金融冲击的思想,探究以国际利率扰动为代表的国际金融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首先探讨考虑了国际利率冲击、资本利用与技术进步的小国开放经济三部门RBC模型的构建与求解;然后利用我国改革开放后实际经济数据对该模型进行校准研究,并利用该模型对我国实际经济波动进行模拟;最后探讨国际利率冲击对各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
  通过上述研究,本论文较好地揭示出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与可以合理解释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理论。主要结论如下:
  1.我国实际经济中存在明显的技术进步趋势,其可以通过影响产出在消费(包括居民消费、政府消费)与投资之间的分配,改变投资与消费对技术冲击的反应路径。面对相同的技术冲击,它的引入致使消费、投资波动幅度降低,经资本积累的传导,引致了产出波动幅度降低。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面对较大的技术冲击,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水平依然比较平滑。由此得出传统RBC模型需要向包含技术进步的RBC模型扩展,而后者的构建显然更符合有明显增长趋势的实际经济。
  2.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的引入会增强消费、投资的平滑性,提高就业的波动性。习惯形成的引入致使居民消费、投资与产出波动幅度下降,就业波动幅度上升;引致居民消费、就业与产出波动的相关性下降,投资与产出波动的相关性上升。这表明居民消费的习惯成致使居民消费选择的平滑性增强,倾向于选择更多的闲暇消费,这就降低了居民消费的波动幅度、提高了就业的波动幅度。
  3.借贷约束的引入会提高居民消费、投资的波动性,降低就业的波动性。由我国渐进式的改革战略导致的市场不完全性所引致的借贷约束,通过影响居民的储蓄行为,致使社会资本总增加、社会生产和消费增加,并通过生产中资本对劳动的替代,致使就业降低。
  4.考虑了技术进步的小国开放经济RBC模型可以合理解释我国宏观经济波动。国际贸易影响经济的能力在于打破了产出与消费和投资间的联系。相比在封闭经济下,居民更容易跨期平滑消费以及根据预期回报率调整投资,致使投资波动增大。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技术冲击引致了贸易余额更大的冲击,因为它使模型间恢复了一国产出与支出之间的联系。
  5.将资本的密集性利用加速折旧的思想引入小国开放经济RBC模型是极重要的。内生资本利用影响经济的能力在于打破了资本与投资的联系、改变了冲击的传导机制,具体来说,它会加速折旧,致使投资波动幅度增大;技术冲击不仅可以通过自身和对内生的动供给变动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还可以通过对资本利用的影响,从而对产出产生更大的影响,致使产出波动增大。这就加大了产出与TB/GDP的偏离,致使TB/GDP的逆周期性增强。
  6.利用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替代关系将政府支出冲击引入小国开放经济RBC模型是极重要的。在开放经济下,政府支出冲击会通过其与居民消费之间的替代改变居民的劳动供给,并通过闲暇的跨期替代得以放大和传播到整个经济从而影响经济波动的形成,如引致居民消费、产出的波动幅度增加和居民消费的顺周期性增强,进而引致居民消费与TB/GDP之间的逆向协动性增强。这不仅解释了为什么开放经济下政府支出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增大,而且使模型能够合理预测居民消费与TB/GDP之间的完全逆向协动性。
  7.技术冲击和政府支出冲击是我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冲击源之一。在开放经济下,技术冲击可以解释我国约90%的产出波动,是我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冲击源之一。政府支出冲击是我居民消费、就业、TB/GDP波动的重要冲击源。以技术冲击为代表的供给冲击和以政府支出冲击为代表的需求冲击均是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冲击源。
  8.以国际利率扰动为代表的国际金融冲击也是我国经济波动的重要冲击源。其对居民消费、就业、产出波动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对居民投资、TB/GDP波动则具有较大的影响。这表明,国际金融冲击引致居民在国际贸易中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致使其投资波动幅度进一步增大。这就很好地解释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波动特征。
  与现在文献相比,本文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观点上:
  1.本文将我国实际经济中明显存在的技术进步引入RBC模型,来探究该模型对我国经济波动的解释力。这一观点与国际学术界主流的观点是一致的,也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际经济长期保持10%左右增长率的特征事实相一致。研究表明,技术进步的引入对各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特征具有重要影响。
  2.本文首次将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与由市场不完全引致的借贷约束引入RBC模型,来探究该模型对我国经济波动的解释力,探究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借贷约束对实际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和借贷约束对实际经济变量的波动特征具有重要影响。
  3.本文首次利用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替代关系将政府支出冲击引入小国开放经济RBC模型,来探究该模型对我国经济波动的解释力,探究政府支出冲击对各宏观经济变量波动的影响。研究表明,考虑了政府支出冲击的小国开放经济三部门RBC模型合理地解释实际产出与TB/GDP、居民消费与TB/GDP之间的逆向变动关系。
  4.本文首次将资本的密集性利用会加速折旧的思想引入小国开放经济三部门RBC模型来解释我国实际经济波动。这一观点与国际学术界主流的观点是一致的,但在国内研究中却尚属初次。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内生资本利用机制的引入是极重要的,它的引入可以提高实际产出与TB/GDP之间的逆向协动性,致使模型能够更加合理地解释二者之间的逆向变动关系,这就提高了小国开放经济三部门RBC模型对我国实际经济变量之间协动关系的合理解释力。
  5.本文首次将以国际借贷利率扰动为代表的国际金融冲击引入小国开放经济三部门RBC模型来解释我国实际经济波动,并由此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重要观点,即我国实际经济波动是由以技术冲击为代表的供给冲击、以政府支出冲击为代表的需求冲击和以国际利率冲击为代表的国际金融冲击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方法上:
  1.本文采用了Abara(2006)的建议,利用比较效用模型,将内生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引入RBC模型来探究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这一模型与国际学术界RBC研究方法并不一致,是对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完善。
  2.本文采用Aiyagari(1994)的研究方法,将由市场不完全引致的借贷约束引入RBC模型来探究市场不完全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该方法是对目前国际RBC模型研究方法的一个突破,研究表明借贷约束的引入对宏观经济变量波动特征具有重要影响。现在的研究,通常假设常数借贷约束形式,忽略了实际经济中借贷约束可能会随着居民收入变化而变动的事实。
  3.本文首次利用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具有不完全替代性质的替代关系将政府支出冲击引入小国开放经济RBC模型,来探究开放经济下政府支出冲击对各宏观经济变量波动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该替代关系的引入是极重要的。现在的研究,通常假设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具有完全替代关系,忽略了以公共设施改善的政府支出增加会提高居民效用的经济事实,本文的研究为理解在开放经济下政府支出扰动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4.本文首次结合资本密集性利用会加速折旧的思想,将代表国际金融冲击的国际利率扰动引入小国开放经济RBC模型,来探究国际金融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现在的研究,普遍认为国际金融冲击对宏观经济波动并不具有较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国际金融冲击是居民投资、TB/GDP波动的重要冲击源。
  此外,在文献上,本文还全面、系统地梳理了RBC理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