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以集美大学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为例
【6h】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以集美大学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引言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三)论文的内容、思路、方法与结构

二、国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主要模式及分析

(一)国内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改革的几种模式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管理模式分析

三、集美大学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社会化改革的历程与解析

(一)集美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情况

(二)集美大学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社会化改革的基本情况

(三)集美大学饮食服务中心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推进高校后勤饮食社会化改革的建议

(一)坚持贯彻执行好国家相关政策

(二)选择符合校情的经营模式

(三)完善人力资源制度

(四)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机制

(五)培育优秀的后勤企业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高校后勤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发展和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高校后勤的影响。后勤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的保障、基础和先行者,只有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的高校后勤保障,才能使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从1999年全面拉开序幕至今,经过十四年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勤运行效率、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为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后勤已不再是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但是,到目前为止,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还远未完成,市场在后勤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的程度还十分有限。 本文以集美大学后勤饮食社会化改革为研究对象,在国内外高校后勤社会化理论综述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和集美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历程、现状、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对集美大学的后勤饮食社会化改革进行思考。文章第一部分主要介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背景、意义、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明确论文的内容、思路、方法与结构;第二部分对国内高校社会化管理改革的主要模式进行介绍并对比分析各模式的优缺点;第三部分介绍了集美大学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社会化改革的基本情况并提出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四部分针对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推进高校后勤饮食社会化改革的建议:第一、坚持贯彻执行好国家相关政策;第二、选择符合校情的经营模式;第三、完善人力资源制度;第四、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机制;第五、培育优秀的后勤企业文化。本篇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进行研究,力图以小见大,通过对集美大学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研究分析,为提高我国高校后勤公共服务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