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肝脏脂肪变性对肝部分切除影响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6h】

肝脏脂肪变性对肝部分切除影响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部分 肝脏脂肪变性对肝部分切除影响的实验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概述

1.2 NAFLD的发病机制

1.3 肝再生

1.4 动物模型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及分组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3 实验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实验结果

3.2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第二部分 肝脏脂肪变性对肝部分切除影响的临床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脂肪肝的诊断

1.2 NAFLD的病理特点

1.3 脂肪变性肝脏的肝部分切除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与方法

2.2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结果

3.2 讨论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全文结论

4.3 展望

附录 缩略语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背景和目的: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性肝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中很多时候不得不对合并脂肪变性的肝脏行手术治疗。不断有文献报道脂肪肝增加肝脏手术的并发症和死亡率,但确切的机制至今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从实验和临床两方面探讨肝脏脂肪变性对肝脏部分切除术(PH)安全性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1)实验部分:预实验通过8w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构建大鼠脂肪肝模型,并通过病理明确脂肪肝程度。重度脂肪肝模型构建成功后,采用改良的Higgins和Anderson法行70%肝部分切除术,并行第一肝门阻断10min。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h、12h、24h、48h、72h处死大鼠,取血液及肝组织检测指标及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参数包括肝细胞功能(血清ALT、AST)、炎症因子(血清IL-6、TNF-α)、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组织SOD、MDA)、肝再生(再生率、Ki-67增殖指数)及组织学变化。(2)临床部分:回顾性分析我院338例肝癌首次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实验部分:经过8w高脂饲料喂养,脂肪肝组大鼠体质量大于对照组(P<0.05)。脂肪肝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提示重度脂肪变性(>60%肝细胞受累),未见明显炎症及纤维化。两组大鼠PH后ALT、AST、IL-6、TNF-α、SOD、MDA均较术前升高(P<0.05)。PH后各时间点脂肪肝组肝细胞损伤(ALT、AST)及炎症因子释放(IL-6、TNF-α)均较对照组加剧。PH后6h、12h、24h,脂肪肝组缺血再灌注损伤(SOD、MDA)较对照组重(P<0.05)。对照组PH后6h即出现明显再生,24h达到再生高峰。脂肪肝组再生功能启动延迟,24h后才出现较明显再生(再生率、Ki-67增殖指数),且PH后6h、12h、24h、48h再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2)临床部分:338例患者中无脂肪变性273例,轻度脂肪变性44例,中重度脂肪变性21例。脂肪肝组患者体质量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脂肪肝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ICU时间较对照组长,手术出血量较对照组大,输血率较对照组高(P<0.05)。
  结论:我们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重度脂肪肝PH后肝脏的再生功能启动延迟且受抑制,肝细胞损伤较重,不利于肝脏功能的恢复。机制可能与脂质浸润的肝细胞抗氧化剂缺乏及Kupffer细胞功能紊乱有关。当发生氧化应激时,脂质过氧化加剧,导致过度释放炎症因子损害肝细胞。临床研究方面我们发现轻度脂肪变性对手术影响较小,中重度脂肪变性肝脏增加手术难度和出血,增加手术并发症,不利于肝脏手术的安全性及预后。总之,脂肪变性增加肝脏部分切除术风险,不利于肝脏手术的预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