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Raf激酶抑制蛋白调控ERK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肾脏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及药物干预研究
【6h】

Raf激酶抑制蛋白调控ERK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肾脏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及药物干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略缩词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大鼠一般情况

2、各组大鼠血糖水平变化

3、大鼠的体重,肾重,肾重指数比较

4、各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

5、肾脏组织学改变

6、大鼠肾组织P-ERK1/2,RKIP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7、糖尿病大鼠肾组织P-ERK1/2与RKIP表达的相关性

7、肾组织RKIP 的蛋白结果

附图

讨论

1、RKIP在糖尿病肾脏疾病中对ERK信号通路的调节

2、利妥昔单抗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影响及对RKIP、ERK表达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英文摘要

声明

附 综述 : ERK信号转导通路在糖尿病肾脏疾病中的作用

展开▼

摘要

目的:1.通过检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肾组织 RKIP、P-ERK1/2表达状况来探讨RKIP调控ERK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2.研究利妥昔单抗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RKIP、P-ERK1/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糖尿病肾病可能的新机制。
  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取2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N组),剩余40只大鼠予高糖高脂饮食,间断CFA(完全弗氏佐剂)联合 STZ(链脲佐菌素)造糖尿病模型,以连续2次随机血糖>16.65mmol/L为糖尿病模型成立。造模后14周24小时尿蛋白>30mg为糖尿病肾病成模标准。将糖尿病肾病模型SD大鼠随机分2组,糖尿病肾病组(M组),利妥昔单抗治疗组(D组)。将D组按不同观察时间(2w、4w)用利妥昔单抗58mg/kg/w的药量进行尾静脉推注(模拟静脉点滴速度)。同时,N组与M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做对照。分别于模型成功及利妥昔药物治疗后第2w、4w周留取大鼠尿和肾组织标本,比较N组、M组、D组、大鼠肾小球结构和功能的改变,HE、PAS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肾组织RKIP、P-ERK1/2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RKIP的表达。
  结果:
  (1)造模后5只大鼠未成模,成模率87.5%,成模后大鼠因血糖控制不佳死亡3只,病死率5%。
  (2)M组及D组大鼠大鼠随着病程的延长,血糖显著升高,出现蛋白尿,肾重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D组大鼠尿蛋白轻度减少,但与M组差别无显著性(P>0.05)。
  (3)病理组织学观察M组出现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沉积、单核巨噬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或脱落等变化;D组(利妥昔单抗组)较M组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轻度减轻,系膜细胞增生及细胞外基质沉积、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减少。
  (4)与对照组比较,M组、D组大鼠肾组织内P-ERK1/2明显增高,RKI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利妥昔单抗治疗后,D组与M组同期相比P-ERK1/2表达减少、RKIP表达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糖尿病大鼠肾脏疾病形成过程中,肾脏组织磷酸化ERK1/2表达明显增加,存在Raf-I/MEK/ERKl,2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RKIP表达水平下降,糖尿病肾脏疾病发展过程中肾脏组织Raf-I/MEK/ERKl,2信号转导通路的的激活与RKIP表达下降有关。
  2、给予利妥昔单抗治疗后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血糖、尿蛋白及肾组织RKIP、P-ERK1/2表达的影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