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氧化锌/碳化硅异质结的电子和化学结构研究
【6h】

氧化锌/碳化硅异质结的电子和化学结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ZnO的基本性质

1.2.1 ZnO的晶体结构

1.2.2 ZnO的性质

1.3 ZnO材料的制备方法

1.4 ZnO/SiC异质结的研究现状

1.5 选题意义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ZnO薄膜的制备技术与表征方法

2.1 ZnO薄膜的制备技术

2.1.1 磁控溅射原理

2.1.2 分子束外延技术原理

2.1.3 化学气相沉积法原理

2.2 ZnO薄膜的表征方法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

2.2.2 X射线衍射

2.2.3 光电子能谱

2.2.4 同步辐射

第三章 磁控溅射法制备的ZnO/SiC异质结电子与化学结构研究

3.1 引言

3.2 ZnO/SiC异质结制备

3.3 表征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子束外延法制备的ZnO/SiC异质结电子与化学结构研究

4.1 引言

4.2 ZnO/SiC异质结的制备

4.3 表征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VD法制备ZnO纳米结构

5.1 引言

5.2 ZnO纳米结构的制备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氧化锌(ZnO)半导体材料由于禁带宽度大、激子能量高等诸多优点呈现出良好的紫外光电特性。然而由于电导率较低、载流子浓度不高、稳定性较差等原因,p型ZnO材料的制备仍然面临较大的挑战,直接影响了ZnO基器件的性能。因此寻找合适衬底制备高质量ZnO异质结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碳化硅(SiC)由于热稳定性高、化学性能稳定、热导率高、电子饱和和漂移速度快等特点,与ZnO的晶格失配度小(约5%),在SiC衬底上能够获得高质量的ZnO异质结且应用在光电器件上。
  本论文研究不同生长方式下制备的ZnO/SiC界面的电子和化学结构,揭示影响异质结性能的关键要素,为器件性能的优化提供技术支持。主要工作包含在n型6H-SiC衬底上利用磁控溅射和分子束外延(MBE)生长ZnO薄膜,以及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ZnO纳米线和薄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表征所生长薄膜的结构,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俄歇谱(XAES)、紫外光电子谱(UPS)以及同步辐射光谱学技术表征所得样品的界面电子和化学结构结构。
  主要研究成果为:
  一、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磁控溅射和MBE)所得的ZnO/SiC异质结界面存在不同化学结构。其中磁控溅射ZnO/SiC异质结,界面处不止存在Si-C键、Zn-O键,还有Si-O键、硅酸锌类(Zn2SiO4)化合物。MBE方法得到的样品,界面处并没有硅酸锌(Zn2SiO4)。此类样品界面处其价带偏量为(1.2±0.3) eV,导带偏量为0.8 eV,从而解释了同型的ZnO/SiC异质结具有优越整流特性的原因。
  二、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铝掺杂ZnO(AZO)和铜铟镓硒(CIGSe)等衬底上制备ZnO。在不使用催化剂的情况下通过调控制备参数获得不同形态的ZnO纳米结构,为优化薄膜太阳能电池性能提供技术支持。
  上述成果有助于优化基于ZnO的异质结器件性能,为宽禁带半导体材料薄膜的集成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撑,对ZnO相关研究(如ZnO异质结界面处的二维电子气特性、ZnO基透明电极等)具有借鉴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