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在缺血下肢生成具有侧枝循环的功能性动脉的研究
【6h】

在缺血下肢生成具有侧枝循环的功能性动脉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组织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二、血管组织工程学的建立与发展

1、种子细胞

2、血管支架材料

3、生物信号

三、血管生成过程

四、药物缓释系统

第二章 组织工程血管的体外构建与促血管生成材料的制备

一、组织工程血管的体外构建及检测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二、促血管新生材料的制备及检测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第三章 组织工程血管的体内移植及检测

一、体内移植组织工程血管及促血管生成材料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二、侧枝循环形成和动脉生成检测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二、讨论

1、脱细胞血管支架

2、种子细胞在支架上的种植培养

3、药物缓释系统

4、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

5、组织工程血管的抗凝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血管方面疾病的发病率呈现日益增高的趋势。在众多血管疾病中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这一类疾病均可能伴随出现下肢缺血的症状。其中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支架植入以及球囊成形术等,但血管移植通常会形成血栓而只有短期的通畅性,支架植入和血管成形术往往又会造成扩张部位的再狭窄。对于血管病变广泛而无法进行手术或腔内治疗的患者,就只能通过药物保守治疗,通常是采用扩血管、抗凝和抗血小板等方法来改善其血液供应,随着病程的发展,药物往往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最终导致病人需要截肢。因此在缺血下肢再生带有侧枝循环的功能性动脉以恢复血供,取代已经闭塞的动脉,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1)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血管,包括脱细胞血管支架的制备、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以及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到脱细胞血管支架上;
  (2)促进侧支循环生成材料的制备,包括血管生长因子-肝素明胶微球的制备、胶原支架的制备,并且将载药微球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到胶原支架上;
  (3)将组织工程血管近端与山羊下肢缺血模型的髂外动脉吻合,并将其远端闭合,最后将负载血管生长因子-肝素明胶微球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胶原支架包绕在组织工程血管外周;
  (4)监测血管移植物的通畅性,并检测动脉生成和侧枝循环形成的情况。
  结果与结论:我们通过优化脱细胞的方法,制备了具有结构完好的细胞外基质、机械性能良好以及低细胞毒性和免疫原性的脱细胞血管支架,并在上面种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完成了组织工程血管的构建。同时制备了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肝素-血管生长因子缓释微球的促血管生成胶原支架,最后我们成功的将它们移植到山羊下肢缺血模型中。
  组织工程血管被移植到体内二个月后,由于血栓形成和内膜增生等原因发生了部分闭塞,但在组织工程血管周围有大量侧枝血管形成。虽然血管移植物部分发生了闭塞,但仍有部分管腔通畅且内壁光滑。通过组织学、免疫组化检测发现组织工程血管移植物上有内皮细胞层和平滑肌细胞层生成,并且有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等细胞外基质成分新生。
  通过在缺血下肢完全再生一条功能性动脉并带有侧枝循环与毛细血管和静脉相连接,从而改善下肢的血液供应,是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可行办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