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共轭聚合物(聚芴)/无机粒子纳米复合体系的光致发光研究
【6h】

共轭聚合物(聚芴)/无机粒子纳米复合体系的光致发光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声明

第1章绪论

1.1发光二极管的发展历史

1.1.1发光二极管的发展概况

1.1.2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机理

1.2共轭聚合物发光材料

1.2.1发光聚合物研究进展

1.2.2芴及其衍生物类共轭聚合物

1.3纳米复合体系

1.3.1纳米复合材料的分类

1.3.2国内外在共轭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动态

1.3.3小结

1.4本研究工作的创新性、目的和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荧光的产生机理及其在共轭聚合物研究中的应用

2.1荧光的产生机理以及其电子跃迁方式

2.2量子产率和荧光强度

2.3荧光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2.4共轭结构与电子聚合物

2.4.1掺杂与导电

2.4.2光致发光

2.5荧光方法在聚合物研究中的应用

2.5.1与紫外光谱(UV)配合研究聚合反应机理

2.5.2共轭有机配体与稀土金属盐的聚合物的发光性能的研究

2.5.3苯酮的磷光光谱

参考文献

第3章PFO/AL2O3纳米复合薄膜的光致发光研究

3.1引言

3.2实验部分

3.2.1实验原料和试剂

3.2.2 PFO/Al2O3纳米复合膜的制备和表征

3.3结构及讨论

3.3.1无机纳米粒子的筛选过程

3.3.2荧光性能测试

3.3.3 UV-vis光谱测定

3.4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PFO/TIO2纳米复合薄膜的光致发光研究

4.1引言

4.2实验部分

4.2.1实验原料和试剂

4.2.2 PFO/TiO2纳米复合膜的制备

4.2.3 PFO/TiO2纳米复合膜的表征

4.3结果与讨论

4.4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结论

个人简历、研究实践及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论文从球状SiO2、多孔SiO2、TiO2、未改性Al2O3和改性Al2O3等纳米粒子中筛选出两种较为合适的纳米微粒:其一是在有机溶剂中分散性能良好的改性Al2O3,与聚芴复合制备PFO/Al2O3纳米复合材料;其二是具有多方晶系的TiO2纳米微粒,共轭聚合物嵌入TiO2纳米晶膜表面的孔道后,形成PFO/TiO2纳米复合材料。  试验结果表明荧光发射和紫外吸收是研究发光聚合物的有效方法;利用无机纳米材料对高分子链的隔离是改变共轭聚合物形态进而改变聚合物发光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  PFO/TiO2纳米复合膜的制备是通过选择最佳制备工艺获得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的TiO2纳米多孔膜,再用TiO2膜的纳米孔道来吸附共轭聚合物制备而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