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纳米粒子比色检测重金属离子的研究
【6h】

金纳米粒子比色检测重金属离子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重金属污染危害及检测

1.2 纳米材料的简介

1.3 基于AuNPs的比色法检测重金属离子的发展

1.4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巯基丁二酸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比色检测铬离子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3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谷胱甘肽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核-卫星”结构比色检测铅离子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基于金纳米粒子抗聚集法比色检测汞离子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其难以被难消除,且可通过生物的富集作用而在体内累积,因此,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危害。显然,对重金属离子实现现场、实时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主要借助于大型仪器检测重金属离子,然而,这些方法往往存在样品处理步骤复杂、干扰严重、仪器昂贵、耗时较长等缺点。由于贵金属纳米粒子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其形貌、粒径大小的变化均会引起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吸收以及溶液颜色发生变化,从而使其在分析化学领域被广泛应用。因此,本论文利用金纳米粒子的独特光学性质,实现了对Cr3+、Pb2+、Hg2+离子的实时、快速、灵敏检测。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个部分:
  (1)首次使用巯基丁二酸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MSA-AuNPs)对Cr3+实现快速、灵敏的检测。Cr3+离子的引入使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由酒红色变为蓝色,并伴随其表面SPR吸收峰发生红移。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MSA-AuNPs对Cr3+离子表现出优异的选择性。体系在650nm与520nm处的吸光度比值(A650/A520)对Cr3+离子浓度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范围为0.6μM-1.4μM。裸眼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检测限分别为0.6μM和0.04μM,使之实现裸眼检测Cr3+离子。该方法简便易行,可用于实际水样中Cr3+离子的检测,其回收率为93%-107%。
  (2)谷胱甘肽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GSH-AuNPs)实现对Pb2+离子的快速检测。分别合成粒径为13nm和45nm的球形AuNPs,并在其表面修饰上GSH,Pb2+离子能使小粒径的AuNPs聚集在大粒径的AuNPs的周围,形成了类似于“核-卫星”结构,从而实现GSH-AuNPs对Pb2+离子的选择性检测。在优化的条件下,体系在700nm与520nm处的吸光度比值(A700/A520)对Pb2+离子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80nM。此外,该方法还应用与实际水样中Pb2+离子的回收率实验研究,回收率为96-120%。
  (3)基于Hg2+离子对6-巯基鸟嘌呤和金纳米粒子(6-TG-AuNPs)的抗聚集现象,设计了一种灵敏检测Hg2+离子的方法。当体系中不存在Hg2+离子时,向AuNPs溶液中加入6-TG,6-TG中的巯基(-SH)与AuNPs结合形成Au-S键,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蓝色,紫外吸收光谱发生红移。然而,当体系中存在一定浓度的Hg2+离子时,向AuNPs溶液中加入6-TG,由于6-TG中的-SH与环上的N原子更容易和Hg2+结合,从而失去了诱导AuNPs聚集的能力,此时,溶液颜色仍为红色。通过该方法,可定量检测Hg2+离子。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溶液在520nm与720nm处的吸光度比值(A520/A720)对Hg2+离子浓度呈现出良好的线性,线性范围为400nM-1000nM,检测限为8nM。
  上述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实际水样中目标金属离子的检测,实验设计的比色传感体系将为实现Cr3+、Pb2+和Hg2+离子的原位、快速检测开辟一条新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