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rh-PTH促进兔下颌牵张成骨中成骨活性因子的表达研究
【6h】

rh-PTH促进兔下颌牵张成骨中成骨活性因子的表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实验动物

1.2 兔下颌牵张器

1.3 主要实验试剂及主要仪器设备

2 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

2.2 建立下颌牵张成骨动物模型

2.3 术后处理

2.4 牵引延长下颌骨

2.5 ELISA检测血清中BGP及PINP水平变化

2.6 新生骨组织形态学观察

2.7 免疫组化观察研究TGF-β1的表达

3 统计分析

结果

1 术后实验动物反应

2 标本观察

3 牵张区新骨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4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4.1 TGF-β1在牵张区新生骨中的表达情况

5 BGP及PINP血清水平变化

5.1 血清中BGP浓度水平变化

5.2 血清中PINP浓度水平变化

讨论

1.下颌牵张成骨动物模型评价

2.骨组织病理学观察

3.免疫组化观察TGF-β1

4. ELISA法检测BGP、PINP血清水平变化

4.1 BGP水平变化

4.2 PINP水平变化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致谢

缩略词表

声明

附:综述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索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recombinant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rhPTH)对牵张区新骨生成的影响,检测成骨活性因子的表达变化,初步探索其促进成骨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选用日本大耳白兔40只,制备单侧下颌牵张成骨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A、B、C组隔日皮下注射不同剂量rh-PTH(1-34)A:20μg/kg,B:40μg/kg,C:60μg/kg,对照组隔日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至牵张期结束。各组分别于牵张期第3日、第8日、牵张结束(固定期第1日)、固定1周、2周、3周、4周耳缘静脉取血ELISA法检测血清PINP及BGP水平变化;各组分别于牵张结束(固定第1日)、固定1周、2周、3周、4周取血后处死2只实验动物,取牵张区新生骨组织切片行SABC法检测TGF-β1表达,比较不同剂量rh-PTH(1-34)对兔下颌牵张成骨的差异。
  结果:
  实验动物下颌骨延长10mm。同时期内,实验组较对照组牵张间隙内新生骨质量较好。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牵张结束及固定1周时,各实验组 TGF-β1较强,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各实验组固定2周、3周、4周时,各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明显。ELISA法检测BGP、PINP,BGP血清水平变化显示,牵张期第3天时BGP水平达到一个峰值,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牵张结束时稍减弱,然后表达逐渐增强。实验组与对照组组的表达趋势一致。牵张期第3天、8天、固定期3周、4周,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牵张结束、固定1周、2周,C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牵张第8天PINP水平达到一个峰值,牵张结束时浓度下降达,然后表达水平逐渐上升。固定1周、2周、4周,C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固定3周,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外源性注射rhPTH(1-34)能加速牵张区新骨矿化和成骨反应。rhPTH(1-34)可能通过作用于促进成骨细胞活性,上调Ⅰ型胶原水平,影响TGF-β1间接加速骨的代谢,上调BGP水平促进新骨早期矿化反应,从而提高牵张区新生成骨的质量及加快成骨。不同剂量组间新骨生成质量稍有差异,其中60μg/kg组成骨质量优于其余实验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