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成人Ⅱ类1分类及Ⅲ类错(牙合)颅面结构垂直特征的头影测量分析
【6h】

成人Ⅱ类1分类及Ⅲ类错(牙合)颅面结构垂直特征的头影测量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成人Ⅱ类错(牙合)颅面结构垂直特征的头影测量分析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分析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成人Ⅲ类错(牙合)颅面结构垂直特征的头影测量分析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展开▼

摘要

目的:利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分析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及Ⅲ类错<牙合>颅面结构的垂直向特征,探讨不同下颌平面角组的Ⅱ类1分类和Ⅲ类错<牙合>各自形态特征以及差异,为进一步掌握成人Ⅱ类1分类和Ⅲ类错<牙合>发病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为临床诊断与矫治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材料与方法:按照纳入标准选取福建籍安氏Ⅱ类1分类、Ⅲ类错<牙合>成人患者。Ⅱ类1分类错骀100例,其中男性46例(高角12例,均角14例,低角20例),女性54例(高角16例,均角24例,低角14例)。Ⅲ类错<牙合>90例,其中男性44例(高角15例,均角14例,低角15例),女性46例(高角12例,均角18例,低角16例)。所有研究对象拍摄头颅X线侧位片,导入Winceph软件,逐一定点,并定义测量项目进行测量,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安氏Ⅱ类1分类垂直向特征:(1)、低角组颅底角值小于高、均角组,高角组后颅底长较均、低角组缩短。低角组颅底相对逆时针旋转,高角组相对呈顺时针旋转。(2)、随下颌平面角的增大,下颌垂直向发育大于水平向。低角组腭平面呈逆时针旋转。(3)、高角组前下面高占前面高比例增加,后面高明显减小。低角组前上下面高减小。上面高占前面高比例三组无差异。(4)、随下颌平面角减小,上下前牙牙槽高度逐渐减低。上下颌磨牙段牙槽骨高度三组无差异,基本处于参考范围内。三组之间牙合平面倾斜度不同,高角组顺时针旋转,低角组逆时针旋转,均角组处于参考范围内。2、安氏Ⅲ类垂直向特征:(1)、低角组颅底角较参考值减小,与高、均角组有显著性差异。均角组后颅底长度减小,不同于高、低角组。(2)、随下颌平面角减小,下颌逐渐呈逆时针旋转。低角组腭平面逆时针旋转,与高、均角组有显著差异。(3)、三组上面高无差别,处参考范围内。高角组前下面高增大,后面高减小。低角组前上面高比增加,下面高比例减小。(4)、低角组上下前牙牙槽骨高度减低,高、均角组基本正常。上下颌磨牙高度基本正常,各组间无差异。低角组牙合平面呈逆时针旋转。 结论:安氏Ⅱ类1分类及Ⅲ类错<牙合>机制复杂,包含颌骨及牙弓三维空间不协调,表现出了复杂的形态学差异。不同类型、不同下颌平面角组错牙合之间有不同的垂直特征表现,临床矫治应针对各自特点采取不同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