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蔓荆和大叶盘果菊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6h】

蔓荆和大叶盘果菊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蔓荆的化学成分研究及生物活性

一、引言

二、各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三、实验部分

四、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

五、各化合物理化常数及光谱数据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大叶盘果菊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一、引言

二、各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三、实验部分

四、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

五、化合物P4的含量测定

六、各化合物理化常数及光谱数据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牡荆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用活性的研究进展

第一节 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药用活性的研究进展

第三节 结语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及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附图:部分化合物图谱

展开▼

摘要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蔓荆(VitextrifoliaL.)和大叶盘果菊(PrenanthesmacrophyllaFranch.)两种植物的化学成分。
   蔓荆(VitextrifoliaL.)为马鞭草科(Verbenaceae)牡荆属(Vitex)植物,本属植物全世界约有25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有14种。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该属中一些植物或其组分具有镇痛、抗炎、抗菌、抗肿瘤、抑制淋巴细胞及激素调节、抗氧化、蜕皮、驱虫等功效。牡荆属植物所含的化学成分类型丰富,主要有蜕皮甾酮类、萜类、黄酮类及木脂素类等化合物。
   大叶盘果菊(PrenanthesmacrophyllaFranch.)为菊科(Compositae)盘果菊属(Prenanthes)植物,本属植物全世界约4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约有16种。其中1种可做药用,有治痈疮肿毒,活血止血的功效。目前对该属植物化学成分报道较少,其主要含有三萜、倍半萜、植物甾醇等。
   本论文对蔓荆(Vitextrifolia)和大叶盘果菊(Prenanthesmacrophylla)两种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常规的硅胶柱层析(CC),葡聚糖(SephadexLH-20)柱层析,微孔树脂层析(MCI)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实验手段对其进行了分离纯化。利用现代波谱技术(UV,IR,EI-MS,HR-ESI-MS,1H-NMR,13C-NMR,DEPT,1H-1HCOSY,HSQC,HMBC,ROESY等)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并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研究。从蔓荆中分离得到31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28个(V1~V28)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三萜、脂肪酸、黄酮和苯的衍生物,其中化合物V28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V3、V4、V5、V7、V8、V11、V12、V15、V16、V18、V19、V24、V25、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从大叶盘果菊乙酸乙酯萃取层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10个(P1~P10),其中1个为新的苯乙酰苷化合物,其它分别为三萜、倍半萜、黄酮和有机酸,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体外抗肿瘤研究表明该新化合物对K-562,HL-60和SMMC-7221细胞系没有细胞毒活性,而2个倍半萜类化合物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本文首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大叶盘果菊全草中的倍半萜苷(P4)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P4在0.44~3.52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7,该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可作为大叶盘果菊全草中P4含量测定方法。
   本文的研究工作对植物分类提供了化学成分方面的证据,同时对开发利用天然药物资源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化学依据。
   本文最后对牡荆属植物的药用活性及化学成分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