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TP257抗α干扰素机制初步探讨
【6h】

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TP257抗α干扰素机制初步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综述 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机理研究进展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己完成的论文

展开▼

摘要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HBV感染可导致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BV属于嗜肝DNA病毒,具有部分双链环状的DNA基因组。HBV通过特有的逆转录反应进行复制。HBV编码的DNA聚合酶/逆转录酶(DNA polymerase/Reverse transcriptase,DNA pol/RT)的结构和功能在其复制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976年,α-干扰素(Interferon-α,IFN-α)被成功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它通过建立细胞内抗病毒状态和免疫调节作用抑制并清除病毒。但临床发现约2/3的患者对IFN-α治疗无反应,这与HBV DNA聚合酶有关。Foster等发现,HBV DNA聚合酶的末端蛋白(TP)可显著抑制细胞对IFN-α反应,并认为是由TP表达阻断IFN-α通路引起。本实验室先前通过构建一系列基因缺失突变体方式,发现HBV DNA聚合酶末端蛋白+Spacer区(部分或全部)具有抗IFN-α作用,其中末端蛋白+部分Spacer区共计257个氨基酸(TP257)抗IFN-α作用尤为明显,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拟应用AdEasy XL Adenoviral Vector System表达TP257蛋白并通过免疫沉淀筛选与相互作用的细胞蛋白,初步探讨HBV DNA聚合酶TP区IFN-α作用机制,为研制新的抗HBV药物提供新的思路。
   为包装重组腺病毒AD-TP257,并在Huh7细胞中获得表达,首先构建穿梭载体pShuttle-IRES-hrGFP-TP257,并重组到腺病毒骨架载体pADEasy-1,通过293A细胞包装重组腺病毒,感染人肝癌细胞Huh7,Western-blot验证TP257蛋白表达;为筛选与TP257抗干扰素效应相关细胞蛋白,分别在重组腺病毒感染细胞前或感染细胞后加入IFN-α,收获细胞蛋白进行免疫沉淀,通过质谱鉴定差异蛋白。实验结果表明重组腺病毒AD-TP257能有效感染Huh7细胞并大量表达TP257蛋白;重组腺病毒AD-TP257感染细胞后加入IFN-α并通过免疫沉淀筛选到三种候选差异蛋白,经质谱鉴定分别为:热休克蛋白60、组蛋白HIST1H2BC和肌凝蛋白调节轻链12A。因此,TP257可能通过上述蛋白影响病毒的抗干扰素效应。

著录项

  • 作者

    黄连真;

  • 作者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
  • 学科 病原生物学(肝炎病毒与肝癌)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林旭;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512.62;
  •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DNA聚合酶; α-干扰素; 免疫沉淀;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