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壁胶原纤维和骨桥蛋白表达变化及相关药物的影响
【6h】

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壁胶原纤维和骨桥蛋白表达变化及相关药物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文缩略语

声明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炎症性肠病肠壁纤维化机制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背景: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组织学特点与人类溃疡结肠炎(UC)类似。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和人溃疡性结肠炎肠壁纤维化组织中胶原纤维的含量增高。骨桥蛋白(OPN)与多个器官的纤维化有关。
   目的:测定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肠壁纤维化大鼠结肠壁中胶原含量和骨桥蛋白表达,并观察强的松、艾迪莎、硫唑嘌呤等药物对它们的影响。
   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按1∶4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10只)和S组(研究组,40只),A组自由饮用无菌蒸馏水34天,后蒸馏水灌胃14天。S组用蒸馏水将DSS配成3%溶液,让动物自由饮用7天,后改饮用蒸馏水10天,如此重复2个周期。第35天时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大鼠:B组(模型对照组)、C组(强的松治疗组)、D组(艾迪莎治疗组)、E组(硫唑嘌呤治疗组),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14天后测定大鼠结肠粘膜的胶原纤维含量及骨桥蛋白的表达。
   结果:(1)结肠组织胶原含量(胶原纤维面积/结肠组织面积×100%): A组(空白对照组):28.43%±2.63%;B组(模型对照组):50.21%±2.74%;C组(强的松治疗组):51.13%±2.72%;D组(艾迪莎治疗组):50.39%±3.43%;E组(硫唑嘌呤治疗组):49.97%±3.39%;与A组相比,B、C、D、E组胶原含量明显升高(P<0.01)。(2)骨桥蛋白表达(平均光密度):A组(空白对照组):0.0186±0.0052;B组(模型对照组):0.0635±0.0054;C组(强的松治疗组):0.0631±0.0043;D组(艾迪莎治疗组):0.0666±0.0046;E组(硫唑嘌呤治疗组):0.0661±0.0046, A组的OPN表达比B、C、D、E组低(P<0.01)。(3)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的胶原含量与骨桥蛋白平均光密度值的呈正相关关系(r=0.965,P=0.000<0.01)。
   结论:慢性UC大鼠的肠壁,特别是粘膜下层有纤维化倾向。单一的标准剂量的强的松、艾迪莎、硫唑嘌呤对上述指标没有逆转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