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一期手术唇腭裂患儿母亲心理问题干预模式的构建和临床实证研究
【6h】

一期手术唇腭裂患儿母亲心理问题干预模式的构建和临床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一期手术唇腭裂患儿母亲心理问题的质性研究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一期手术唇腭裂患儿母亲心理问题干预模式的构建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一期手术唇腭裂患儿母亲心理问题干预模式的临床实证研究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总结

1 主要研究结论

2本研究的意义及应用前景

3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4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附 录1:

附录2

附录3

展开▼

摘要

目的:
  1、通过对一期手术唇腭裂患儿母亲心理问题的质性研究,探索其从患儿出生到手术治疗及康复过程的真实情感体验。
  2、构建一期手术唇腭裂患儿母亲心理问题的干预模式。
  3、应用一期手术唇腭裂患儿母亲心理问题的干预模式,通过临床实践评价其意义和效果。
  方法:
  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研究:
  第一部分,一期手术唇腭裂患儿母亲心理问题的质性研究:采用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方式结合参与观察法,对入院行一期手术的唇腭裂患儿母亲进行质性访谈,收集其从患儿出生到手术及出院的心理问题,并进行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
  第二部分,一期手术唇腭裂患儿母亲心理问题干预模式的建立:在质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一期手术唇腭裂患儿母亲心理问题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归类,利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一期手术唇腭裂患儿母亲心理问题的干预模式。
  第三部分,一期手术唇腭裂患儿母亲心理问题干预模式的临床实证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以一期手术唇腭裂患儿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照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实验组在护理常规的基础上按照构建的心理问题的干预模式给予护理,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χ2检验、成组t检验等评价组间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个因子的变化情况及实验组干预前后的成效。
  结果:
  1、一期手术唇腭裂患儿母亲心理问题质性研究发现:其从患儿出生到接受手术治疗及出院,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且其负性心理呈动态变化,表现为“初期的震惊、自卑”,“治疗期的煎熬等待”以及“恢复期对未来的担忧”。
  2、构建了一期手术唇腭裂患儿母亲心理问题干预模式,包括唇腭裂患儿母亲心理问题临床护理路径表。
  3、100例唇腭裂患儿入院时其母亲所做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表明:唇腭裂患儿母亲在焦虑、抑郁、强迫、敌对4因子存在阳性指标。教育程度高的患儿其母亲焦虑抑郁程度高于教育程度低者,收入高者其焦虑抑郁程度高于收入低者,年龄大者其焦虑抑郁程度高于年龄小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100例唇腭裂患儿入院时其母亲所做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评表明:人格特质与唇腭裂患儿母亲面对应激的承受能力呈正相关,外向型人格的唇腭裂患儿母亲其负性心理问题较之内向型人格的唇腭裂患儿母亲发生率较低。
  5、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唇腭裂患儿母亲症状自评量表(SCL-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唇腭裂患儿母亲的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敌对与干预前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唇腭裂是一种常见的颅颌面先天性畸形,通过手术治疗可以让其外观几乎与正常儿童相同,但在修补及康复过程中,不论是患儿本身或是家庭成员,都面临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问题,尤其是担负照顾者的母亲,更是承受患儿从出生开始的许多照顾和养育的压力。本研究结果表明唇腭裂患儿母亲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问题,且其呈动态变化过程;唇腭裂患儿母亲若无法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容易造成亲子间互动障碍、影响患儿未来对自己的接受程度即健康的成长。因此,应用研究结果,借助唇腭裂患儿入院手术治疗的有限时间,护理人员主动评估唇腭裂患儿母亲心理问题并进行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归类,能有较明确的方向提供唇腭裂患儿母亲的协助与适应,增进亲子关系及患儿的健康成长,具有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