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低强度抗凝治疗临床分析
【6h】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低强度抗凝治疗临床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英文缩写一览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的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1.2 一般资料

1.3 方法

结果

1.1 随访的总体情况

1.2 华法林给药情况

1.3 术后不同时间PT-INR波动情况

1.4 术后早期并发症情况

1.5 术后出血情况

1.6 血栓栓塞情况

1.7 儿童抗凝情况

1.8 本组患者行TVR置换者2例

讨论

1. 低强度抗凝治疗的PT-INR值分析及合理性

2. 抗凝方法

2.1 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给药方法

2.2 术后过渡抗凝

2.3 早期低强度抗凝并发症

3. 特殊情况下的抗凝治疗

4. 出院后的随访及PT-INR检测频率

5.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低强度抗凝的相关问题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单中心临床状况及早期抗凝并发症情况,探讨采用低强度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在福建省立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口服华法林低强度抗凝治疗273例患者,记录一般临床资料,用药方案。机械瓣膜置换者要求终身口服华法林,生物瓣膜用药3个月,术后第2-3天视胸液引流量拔除心包和纵隔引流管,术后48-72h开始给予维持剂量华法林,起始剂量1.5-3.0mg,术后第3天开始每天或隔日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至出院,根据PT-INR值调整华法林剂量使PT-INR达目标值1.4-2.0(AVR1.4-1.8,MVR、TVR及多瓣膜置换者1.6-2.0)。出院后以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方式进行,截止时间2012年3月,建立PT-INR检测随访档案,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PT-INR值(包括其它医院测得PT-INR值)及华法林剂量,必要时行心脏彩超及相关CT检查。
  结果:出院后随访患者268例,随访率98.2%,总随访时间6-17月,中位数为13个月,294.5病人年(pt-y);平均PT-INR值1.76±0.32,华法林剂量为2.52±0.97,总体PT-INR值为1.4-2.0占75.3%。无患者死亡事件的发生,抗凝治疗有关的并发症共6人7例次2.4%pt-y,出血5例次1.7%pt-y,血栓栓塞2例次0.68%pt-y,均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物瓣膜置换术后无出血及血栓形成,血栓栓塞患者均为心房纤维颤动。发生在目标值PT-INR1.4-2.0范围内的出血1例次,超出PT-INR范围的出血为4例次,与前者相比(P<0.05);在目标PT-INR范围内血栓栓塞事件1例。早期(<3个月)并发症为5例次(1.9%),其中出血4例次(1.49%),血栓栓塞1例次(0.37%);随访后期出血及血栓栓塞事件均为1例次(0.37%),早期抗凝并发症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后期(P<0.05)。
  结论:华法林抗凝相关的出血和血栓栓塞是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出血发生率高于血栓栓塞发生率;在本地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采用低强度抗凝治疗PT-INR1.4-2.0能明显减少出血而不增加血栓栓塞事件,其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符合本地区大部分人群;患者早期并发症明显高于后期,且PT-INR值波动较大,因此需注意加强术后早期PT-INR值检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