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磷酸肌酸激酶和青年高血压关系的临床研究
【6h】

磷酸肌酸激酶和青年高血压关系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 文 缩 略 词 表(Abbreviation)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方法

3.结果

3.1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结果比较

3.2 高血压不同分级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比较:

3.3 高血压不同危险分层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比较:

3.4 高血压组血清肌酸激酶(CK)与各临床及生化指标的相关分析

3.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4.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肌酸激酶与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磷酸肌酸激酶水平和青年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临床研究。
  [方法]
  收集2015年06月至2016年06月于我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住院和门诊初诊的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高血压研究组(男77例,女43例,平均年龄(34.50±5.89岁)),另选取同期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龄(35.50±4.89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高血压分级标准分为:1级组(n=20)、2级组(n=42)、3级组(n=58);按照WHO高血压危险分层标准分为:低危组(n=15)、中危组(n=25)、高危组(n=32),极高危组(n=48)。所有入选病例均抽血检测血清 CK、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比较高血压组与对照组血清 CK水平,以及高血压组血清 CK水平在不同分级和危险分层的差异;同时对血清CK和各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1.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TC、TG、LDH-C、HDL-C、GLU、CR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血清CK、UA、SBP、DBP、BMI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高血压不同分级血清CK水平比较:三组高血压不同分级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SBP、D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级组血清 CK(145.19±57.44U/L)较1级组(112.00±52.45U/L)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较3级组血清CK(231.07±67.12U/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高血压不同危险分层血清 CK水平比较:四组高血压不同危险分层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在SBP、DBP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组血清CK(141.52±53.90U/L)较低危组(100.53±53.38U/L)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较高危组(181.56±84.71U/L)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极高危组(226.75±60.18U/L)与高危组相比,血清CK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相关分析提示:以血清CK为因变量,分别以年龄、BMI、SBP、DBP、GLU、TC、TG、HDL-C、LDL-C、CRE和UA为自变量,经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K平与SBP、DBP呈正相关(r=0.353,r=0.261,P<0.05)。
  5.经logistic回归分析:以高血压作为因变量,年龄、BMI、TC、TG、LDH-C、HDL-C、GLU、CRE、UA作为自变量,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K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32,95%CI:1.022-1.043,P<0.05)。
  [结论]
  血清磷酸肌酸激酶水平随着青年EH患者血压不同分级和不同危险分层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可能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