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田栽培条件下蜈蚣草对金属元素的富集与去除
【6h】

大田栽培条件下蜈蚣草对金属元素的富集与去除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综述

1.1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现状

1.2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

1.3植物对金属元素的吸收

1.3.1金属元素对植物的营养与毒害作用

1.3.2金属元素在植物体内分布特征

1.3.3金属元素的协同与拮抗作用

1.3.4土壤性质对植物吸收金属的影响

1.4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

1.4.1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

1.4.2蜈蚣草对As的富集特点

1.4.3蜈蚣草中As的分布规律

1.5本选题依据和意义

第2章ICP-OES与AAS比较实验

2.1引言

2.2ICP-MS、ICP-OES、AAS比较

2.2.1技术指标

2.2.2操作难度

2.2.3样品分析能力

2.2.4费用

2.3材料与方法

2.3.1材料

2.3.2处理方法

2.4结果与讨论

2.4.1两种方法对比分析比较结果

2.4.2两种方法的定值分析比较结果

2.5小结

第3章实验基地概况及土壤理化性质

3.1实验基地概况

3.1.1土壤污染成因

3.1.2实验基地土壤和农作物砷污染

3.1.3砷污染植物修复基地概况

3.2样品的采集、处理与分析

3.2.1样品的采集

3.2.2样品的处理

3.2.3样品的分析

3.3实验基地土壤的理化性质

3.3.1土壤机械组成

3.3.2土壤pH

3.3.3电导率EC

3.4小结

第4章蜈蚣草对金属元素吸收与积累

4.1引言

4.2样品的采集、处理与分析

4.2.1样品的采集

4.2.2样品的处理

4.2.3样品的分析

4.3修复基地土壤金属浓度的变化

4.4蜈蚣草对金属元素吸收与积累

4.4.1蜈蚣草中金属浓度的变化

4.4.2蜈蚣草的生物量

4.4.3蜈蚣草对金属的去除

4.5蜈蚣草对金属元素的富集系数

4.6小结

第5章结论与展望

5.1结论

5.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蜈蚣草对各种金属元素的吸收与去除,探讨了蜈蚣草中各种金属元素随修复年限的增加而变化的过程和发展趋势。实验结果表明: 按照实验方法(硝酸-双氧水和硝酸-高氯酸)湿法消解处理后,AAS和ICP-OES两种方法测定土壤和植物中11个元素均符合分析要求,可以考虑使用ICP-OES和AAS共同测定Cu、Cd、Pb等11个元素:ICP-OES测定土壤和植物中的Co和Mg,AAS测定其余9种元素。 大田栽培条件下,蜈蚣草中各金属元素的浓度与对照相比除Co、Mn、Ni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元素浓度最大值都出现在高砷区,年份变化对元素浓度的影响不大。蜈蚣草对各种金属元素的迁移总量由于生物量的影响,有逐年降低的趋势。而蜈蚣草中Cr、Cu、Fe、Mn、Ni、Pb、Zn的富集系数都大于普通蕨类、水稻和蔬菜等植物,土壤As浓度的高低对其影响不明显。 蜈蚣草对有害元素Cd、Pb的去除效果好,修复Cd、Pb污染土壤有一定的效果。特别是Pb,蜈蚣草对土壤中的Pb具有很强的耐性和累积能力,地上部Pb浓度最高为118mg/kg,其去除量高达每年444g/hm2,富集系数最大为2.03,表现出较强的富集Pb的能力,适合Pb污染土壤的修复。蜈蚣草对其它元素的去除量虽然很小,但它生物量很大,生长迅速,对去除土壤中其它元素也有一定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