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善治”视阈下和谐农村权力格局之建构
【6h】

“善治”视阈下和谐农村权力格局之建构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文摘

英文文摘

中文文摘

第1章绪论

1.1课题背景及意义

1.2研究现状分析

1.3概念界定与框架选择

第2章善治理论在农村政治中的演进脉络

2.1我国传统农村政治语境中的治理

2.2近现代农村政治中的治理及其发展

2.3从治理走向“善治”的新农村民主建设

第3章转型期农村治理格局中的权力失衡

3.1外部宏观权力格局上的结构性矛盾

3.2村庄场域内微观运作中的权力抗衡

第4章善治视阈下农村权力格局和谐化的蕴涵

4.1以民为本:农村权力格局和谐化的价值性特征

4.2互利共赢:农村权力格局和谐化的目的性特征

4.3管理民主:农村权力格局和谐化的战略性特征

第5章构建和谐农村权力格局的策略选择

5.1多元互动、动态平衡

5.2利益调谐,理性说服

5.3简政放权、规范运作

5.4整合资源、权责对等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乡政村治”治理格局下的党政社关系以及国家、集体与个人间的关系调适还存在着诸多困难,仅仅依靠村民自治已经无法应对转型时期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与结构变迁所带来的挑战。惟有在体制改革和治理模式上有所突破与创新,构建起和谐的权力格局,方能使农村呈现出良好的政治风貌和发展势头。研究新时期的农村治理和农村中的多元化权力关系,应该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大局出发,从旧有思维模式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克服重理论轻技术、讲对立忘统一、趋简单避复杂,以及宏观建构与微观操作相脱离的缺点,树立起科学、辩证的新思维和互利共赢的新观念,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全局的高度选择适合中国农村实情、兼顾各方利益和愿望的战略方针。而且,更需要以务实的政治态度和娴熟的政治技巧,采取适当的技术策略,凸显公共治理的民主、公平与正义的价值。作为一种“良好治理”的理论与方法,善治特别强调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既追求民主、公平和正义等宪政理念的实现,又发展了公共治理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实现了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有效结合。以善治为分析框架和目标追求,它将为我们呈现一个以交往理性为指导、融秩序需求与利益需要于一体,在冲突与沟通中不断整合的乡村社会权力运作的动态结构,这将有利于在新农村建设的“宏大叙事”中找到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与“善”性贯彻下去的现实路径和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