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便秘儿童植物神经功能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6h】

便秘儿童植物神经功能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观察组中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2.2 眼心反射试验

2.3 卧立位试验

2.4 皮肤划痕试验

2.5 三个试验阳性率的比较

3 讨论

3.1 文献研究

3.2 研究结果分析

3.3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小儿植物神经功能状态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便秘儿童植物神经功能的状态及中医证型与植物神经的相关性,为中西医防治儿童便秘研究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及临床实验依据。
  方法:对象:选择于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来自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儿科门诊符合便秘诊断标准的15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华强小学学前班及一年级的健康儿童50例为对照组。临床观察:通过询问、检查并记录两组观察对象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眼心反射试验、卧立位试验、皮肤划痕试验的结果,观察总结儿童便秘的中医辨证分型和不同证型便秘患儿植物神经功能状态以及健康正常儿植物神经功能发育特点、规律及它们之间关系,为植物神经功能发育特点、生理病理研究及儿童便秘的防治研究提供临床实验依据。统计所有数据均用SPSS13.0 forwindows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
  结果:1.便秘儿童中医证型分布为脾虚气弱型为主,肠道实热次之,其他证型较少出现。2.三个试验均显示便秘儿童植物神经紊乱率显著高于健康儿童组,且观察组三个试验均以交感神经亢进发生率最高,其与副交感神经亢进发生率比差异显著;而正常儿童组交感神经紊乱率低,且交感神经紊乱率和副交感神经紊乱率无显著差异。3.眼心反射试验、卧立位试验、皮肤划痕试验显示便秘儿童中,脾虚气弱型患儿植物神经紊乱发生率最高,且均以交感神经亢进为主,其他证型发生率明显偏低。
  结论:便秘儿童植物神经紊乱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儿童,且以交感神经亢进为主,中医证型以脾虚气弱型为主。应重视辨证施治在小儿便秘发病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把中医证型与植物神经功能状态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小儿便秘的疗效。

著录项

  • 作者

    刘韦刚;

  • 作者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

    广西中医学院;

  • 授予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学院;
  • 学科 中医儿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梁文旺;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结肠疾病 ;
  • 关键词

    儿童便秘; 植物神经功能; 中医证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