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乡村公园旅游开发条件评价研究——以福建长乐为例
【6h】

乡村公园旅游开发条件评价研究——以福建长乐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中文文摘

绪论

1研究背景意义及内容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内容

2乡村旅游研究概况

2.1乡村旅游概念

2.2乡村旅游产品类型

2.3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2.4乡村旅游开发实证

2.5乡村旅游和乡村发展

3研究思路和方法

3.1相关政策理论支持

3.2研究方法

3.3技术路线

第1章乡村公园旅游发展历程

1.1乡村公园与乡村公园旅游

1.1.1几种相近的定义比较

1.1.2乡村公园的特点

1.1.3乡村公园与乡村公园旅游的分类体系

1.1.4乡村公园旅游价值与功能

1.2我国乡村公园旅游开发现状

1.2.1大陆乡村公园旅游发展历程

1.2.2台湾乡村公园旅游发展借鉴

1.3乡村公园旅游开发中存在问题

1.3.1乡村公园旅游内容上设计较简单

1.3.2节事特色游憩活动少

1.3.3交通组织缺乏系统性

1.3.4旅游服务设施滞后

1.3.5缺乏本土化特色

1.4乡村公园旅游发展趋势

1.4.1 多主题、多组团的开发模式

1.4.2参与式、休闲式、度假式多层次的旅游体验

1.4.3产品的营销管理综合化现代化

第2章 乡村公园旅游开发条件评价模型与标准

2.1乡村公园旅游开发条件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2.2乡村公园旅游开发条件评价模型介绍

2.3乡村公园旅游开发条件评价指标确定

2.4乡村公园旅游开发条件评价权重计算

2.5乡村公园旅游开发条件评价标准提出

第3章 长乐市乡村公园旅游开发条件评价

3.1长乐市旅游概况

3.2长乐市乡村公园旅游开发

3.2.1长乐市乡村公园分布情况

3.2.2长乐市乡村公园旅游开发条件评级

3.3长乐市古槐镇乡村公园旅游开发

3.3.1古槐镇乡村公园旅游开发情况

3.3.2古槐镇乡村公园旅游开发的模式

3.4长乐市乡村公园旅游开发特点

3.4.1个性鲜明分散分布

3.4.2动态发展不断整合

3.4.3浓厚的乡村文化

3.5长乐市乡村公园旅游发展模式

3.6乡村公园旅游发展对策

3.6.1重视乡村公共绿地、公共空间的建设。

3.6.2建设完善展示乡村文化的平台

3.6.3延伸乡村旅游服务

第4章研究结论

4.1主要结论

4.2创新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各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结合清洁家园、美化家园等活动,使乡村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涌现出许多优美的乡村公园。乡村公园独特的自然性与文化性成了乡村旅游的新亮点。以乡村公园为吸引物而开展的旅游称为乡村公园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乡村旅游形式,如何发展乡村公园旅游就成为重要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对乡村旅游的深入分析,提出乡村公园旅游是一种新型的乡村生态旅游产品。进而分析了乡村公园旅游发展现状,构建乡村公园旅游的开发条件评价模型,通过赋值方式建立评价标准,最后以福建长乐的乡村公园旅游开发条件进行实证评价。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说明本文构建的乡村公园旅游开发条件评价标准较为合理、科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