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脐橙园节肢动物多样性及主要害虫生态控制的研究
【6h】

脐橙园节肢动物多样性及主要害虫生态控制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一章脐橙园节肢动物多样性研究

1.1材料与方法

1.1.1试验田概况

1.1.2试验方法

1.1.3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1.1.4节肢动物鉴定参考书目及数据统计软件

1.2结果与分析

1.2.1脐橙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1.2.2脐橙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动态

1.2.3不同管理模式脐橙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比较

1.3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柑桔粉虱种群系统的研究

2.1柑桔粉虱种群的空间结构

2.1.1材料与方法

2.1.2结果与分析

2.1.3讨论

2.2脐橙园柑桔粉虱种群系统调查与抽样基数研究

2.2.1研究方法

2.2.2结果与分析

2.2.3讨论

2.3柑桔粉虱实验种群生命表

2.3.1材料与方法

2.3.2结果与分析

2.3.3柑桔粉虱各个虫期的平均发育历期

2.3.4讨论

2.4柑桔粉虱自然种群生命表

2.4.1材料与方法

2.4.2结果与分析

第三章脐橙园主要害虫的控制研究

3.1捕食螨对柑桔红蜘蛛的控制研究

3.1.1试验方法

3.1.2结果与分析

3.1.3讨论

3.2斯氏线虫对桔小实蝇3龄老熟幼虫和蛹的寄生试验

3.2.1桔小实蝇的室内饲养

3.2.2斯氏线虫对桔小实蝇3龄老熟幼虫和蛹的寄生试验

3.2.3讨论

3.3清园对桔小实蝇的防治

3.3.1材料与方法

3.3.2结果与分析

3.3.3讨论

3.4座壳孢菌对柑桔粉虱的侵染调查

3.4.1研究方法

3.4.2结果与分析

3.4.3 小结

第四章总结与讨论

4.1总结

4.1.1脐橙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结果

4.1.2柑桔粉虱的研究结果

4.1.3脐橙园主要害虫的控制研究

4.2讨论

4.3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2005年10月到2006年12月期间,对福建省永泰县脐橙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及其主要害虫的生态控制进行了系统调查与研究。得出如下结果: 1、脐橙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研究 在永泰脐橙园共采集到节肢动物2纲、16目、91科、157种、176727个个体。其中害虫68种;中性昆虫21种;天敌68种,包括56种捕食性天敌和12种寄生性天敌。 对自然园荷峰试验田物种优势度指数的测定结果表明:害虫类群的优势种为柑桔红蜘蛛Panonychus citri Megregor、柑桔粉虱Dialeurodes cirri(Ashmead)和柑桔潜叶蛾PhyllocnistiscitreUa Stainton;桔二叉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 de Fonscolombe为常见种;绣线菊蚜Aphiscitricola Van der Goot和桃蚜Myzuspersicae Sulzer为偶见种。柑桔红蜘蛛和柑桔粉虱对害虫类群和群落的丰盛度贡献最大,其种群数量占群落总个体数的比例分别为34.05%和62.47%。捕食性天敌主要为尼氏钝绥螨Arablyseius nicholsi Ehara et Lee、胡瓜钝绥螨Arablyseiuscucumeris Oudemans和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sundevall)等;寄生性天敌主要为蚜虫跳小蜂Aphidencyrtus aphidivorus(Mayr)、平腹小蜂.Anastatus sp.、赤眼蜂Trichogrammasp.和粉虱细蜂Amitus hesperidum Silv.等;中性昆虫主要为韭菜迟眼草蚊Bradysia odoriphagaYang et Zhang、大蚊Tipula Sp.和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icius等。 脐橙园节肢动物群落总体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较低,优势集中性指数较高,园内节肢动物群落个体的分布不均匀,优势种的数量占整个群落个体总数的比例高。 对脐橙园节肢动物群落动态分析表明:脐橙园天敌对害虫起到明显的控制作用。在冬春季捕食性天敌对害虫的控制起主导作用,夏秋季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共同控制害虫的发生。 分析不同管理模式下的两处果园,自然园荷峰园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均大于药剂管理园过岭园;荷峰园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高于过岭园,优势集中性指数低于过岭园,说明害虫在药剂管理的过岭园更容易爆发。 2、脐橙园主要害虫的生态控制研究 对脐橙园主要害虫柑桔粉虱的研究结果显示:柑桔粉虱在脐橙园内属于聚集型分布。脐橙园内柑桔粉虱种群调查的最佳抽样方法为随机法和棋盘法,最佳抽样数量为16株。从组建的纽荷尔脐橙上柑桔粉虱实验种群生命表和自然种群生命表知,柑桔粉虱从卵到“蛹”羽化的历期约为73.2d,其中卵期为4.2d,1龄若虫为8.9d,2龄若虫为9.2d,3龄若虫为13.1d, 4龄若虫为21.1d,“蛹”期为16.7d;卵、1龄若虫、3龄若虫和4龄若虫的“捕食或丢失”、“蛹”的“寄生”和“疾病及其他”作用因子引起的排除作用控制指数(Exclusion Index ofPopulation Control.EIPC)相对较高,分别为1.238 4、2.185 3、1.347 5、1.398 0、1.296 3、1.259 0,是制约柑桔粉虱种群数量增长的重要因子。粉虱座壳孢菌Aschersonia aleyrodisWebber是柑桔粉虱的重要本底天敌,对其种群数量的增长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调查显示2006年8月-9月粉虱座壳孢菌对柑桔粉虱的平均寄生率为35.21%。 释放胡瓜钝绥螨Amblyseius cucumeris Oudemans对脐橙园主要害虫柑桔红蜘蛛控制效果为:室内按照1:30、1:70、1:150三个益害比释放捕食螨都能够很好的控制柑桔红蜘蛛的虫口数量,放螨15d后三组处理的防治效果均大于95%。果园释放捕食螨对红蜘蛛的持续控制效果较好,放螨后第2个月和第3个月的防效都在95%以上。 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l All品系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3龄老熟幼虫和蛹的寄生试验,得到斯氏线虫对桔小实蝇侵染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2.394 9+1.077 5x,LD<,50>和LD<,95>分别为261.63条/ml和8 794.33条/ml。斯氏线虫对桔小实蝇蛹的侵染力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接线虫10天后,对蛹的侵染率为54.39%,15天后对蛹的侵染率为41.67%,在生产中使用斯氏线虫防治桔小实蝇,建议半个月左右使用1次。清园法防治桔小实蝇,七周后的保果率为42.82%。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