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乌龙茶园土壤供镁能力及镁肥施用效果研究
【6h】

乌龙茶园土壤供镁能力及镁肥施用效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前言

1.1 土壤中镁的含量和形态

1.1.1 土壤中镁的含量

1.1.2 土壤中镁的形态

1.2 土壤中镁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1.3 评价土壤镁有效性指标

1.4 镁对植物的生理代谢作用

1.5 茶树缺镁营养诊断

1.6 镁肥的效研究状况

1.7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铁观音茶园土壤镁素供应状况的调查

2.1.1 供试区自然环境状况

2.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2.1.3 样品测定项目与方法

2.2 茶树镁肥效应试验

2.2.1 田间试验

2.2.2 室内镁肥培育试验

3 结果与讨论

3.1 供试区铁观音茶园土壤镁素供应状况调查研究

3.1.1 供试区表层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

3.1.2 试土壤全镁含量及影响因素

3.1.3供试土壤有效镁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3.1.4茶叶镁含量及其相关性研究

3.1.5 采样区茶园土壤供镁能力的评价

3.2 镁肥肥效研究

3.2.1 镁肥的室内培育试验

3.2.2 白云石粉肥效的田间试验结果

3.2.3 喷施硫酸镁的田间肥效研究

3.3 乌龙茶园镁肥施用建议

4 结论

4.1 茶园土壤镁素状况调查研究

4.2 镁肥施用效果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论文调查研究了福建省安溪县、华安县和永春县150个铁观音茶叶样品和相应表土层的镁素含量状况以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乌龙茶镁肥田间试验、室内培育实验,以研究施用不同镁肥对茶树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供试表层土壤样品全镁含量在0.70~5.39 g.kg-1之间,平均值为1.77 g.kg-1。变质岩类发育的土壤全镁最高,而花岗岩类发育的土壤全镁最低。土壤全镁含量与有机质含量、CEC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全镁含量与0.02~0.002mm粉砂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0.02~0.002 mm粉砂粒是土壤镁的主要存储颗粒。 2、供试土壤样品有效镁含量在0.19~53.33mg.kg-1之间,平均值为9.63mg.kg-1,低于茶园土壤有效镁的临界指标。砂岩类发育的土壤有效镁最高,而变质岩类发育的土壤有效镁最低。有效镁含量与pH、有机质含量、0.02~0.002mm粒级含量和土壤全镁具有极显著正相关,与CEC间呈显著正相关,而与<0.002mm土壤粘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3、供试茶叶中镁含量在1.29~2.54 mg.kg-1之间,平均值为1.78 mg.kg-1。茶叶含镁量与土壤有效镁含量之间呈极显著相关。供试土壤有效镁含量<20 mg.kg-1的占89.3%,20~40 mg.kg-1的占7.9%,40~80 mg.kg-1占2.8%,因此绝大多数供试茶园土壤处于极度缺镁的状态。 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土施白云石粉的四个不同处理,以每667m2土施22.5kg白云石粉的处理的效果较好,对台湾翠玉、铁观音和白芽奇兰的春茶和秋茶的叶片厚度、着叶数、发芽密度和百梢重都有不同的提高效果;土施白云石粉能明显提高茶叶鲜叶产量,三个品种春茶分别比对照增产1.9%~24.3%,1.5%~23.5%和4.3%~43.4%;秋茶比对照增产18.3%~56.0%,3.6%~22.9%和0.8%~19.8%。 5、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喷施适量的硫酸镁能增加茶叶鲜叶产量。以每667m2喷施(浓度为0.5%)硫酸镁300 L的处理的效果较好,对台湾翠玉、铁观音和白芽奇兰的春茶和秋茶的农艺形状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喷施硫酸镁的处理与对照处理相比,三个品种春茶的产量比对照处理的产量增加23.9%~43.9%,秋茶比对照处理的产量增加24.2%~.58.9%。 6、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土施中量的(22.5 kg/667m2)白云石粉,或者叶面喷施浓度为0.5%(300 L/667m2)的硫酸镁为最佳施肥量,茶叶产量和品质均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