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种相思树人工林凋落物养分归还功能及碳平衡研究
【6h】

三种相思树人工林凋落物养分归还功能及碳平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相思类树种研究概况

1.1.1引种栽培

1.1.2生理生态

1.1.3经营管理

1.1.4木材利用

1.1.5福建省相思类树种研究现状及展望

1.2森林凋落物研究概况

1.2.1森林凋落物量

1.2.2森林凋落物的分解

1.2.3森林凋落物的养分循环

1.2.4相思林分凋落物的养分循环

1.3森林碳循环规律研究概况

1.3.1森林植被生物量及生产力

1.3.2森林凋落物碳动态

1.3.3森林土壤呼吸

1.3.4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规律

第二章试验地概况和研究内容

2.1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2试验地概况

2.3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4研究内容

2.4.1相思人工林生长量和生物量

2.4.2相思人工林凋落物特征及其养分的归还

2.4.3相思人工林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因子

2.4.4相思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贮量

2.4.5相思人工林各组呼吸的贡献率及年通量值

2.4.6相思人工林的碳平衡

2.5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三章相思人工林生长量与生物量

3.1研究方法

3.1.1相思人工林生长量的测定

3.1.2相思人工林生物量的测定

3.2数据分析

3.2.1生长量的估算

3.2.2生物量的估算

3.3结果与分析

3.3.1相思人工林生长量

3.3.2相思人工林生物量

3.4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相思人工林凋落物的养分归还

4.1研究方法

4.1.1凋落物的收集

4.1.2凋落物分解试验

4.1.3凋落物和分解物养分的测定

4.2数据分析

4.3结果与分析

4.3.1相思人工林凋落物特殊性征和养分归还

4.3.2相思人工林凋落物的分解

第五章相思人工林碳贮量与影响土壤呼吸速率的因素

5.1研究方法

5.1.1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5.1.2土壤呼吸及其环境变量的测定

5.1.3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的指数关系

5.2结果与分析

5.2.1相思人工林生态系统C库贮量

5.2.2相思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

5.2.3土壤呼吸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六章相思人工林碳平衡研究

6.1研究方法

6.1.1土壤表面CO2年释放量及其组分呼吸的估算

6.1.2细根年归还量的估算

6.1.3植株C测定和森林生态系统C年净吸存量估算

6.1.4生态系统碳平衡计算

6.2结果与分析

6.2.1土壤表面CO2年释放量

6.2.2细根年归还量

6.2.3森林生态系统碳年净吸存量

6.2.4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

6.3小结与讨论

6.3.1土壤呼吸年释放量

6.3.2各组分呼吸对土壤呼吸的贡献

6.3.3细根年归还量

6.3.4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平衡

第七章主要结论

7.1相思人工林生物量

7.2相思人工林凋落物的特征和养分归还

7.3相思人工林凋落物的分解

7.4相思人工林碳贮量与土壤呼吸的影响因素

7.5相思人工林碳平衡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相思树种是世界广泛引种的重要速生树种,在我国南方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建设、林地可持续经营和丰富林木种质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人工林凋落物养分归还是林分有机物产生的首要过程,养分的利用、循环和流动是有机物和土壤系统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枢纽,养分元素循环在维持人工林生态系统格局及形成最大生产力及生物量产出的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鉴于有关相思人工林凋落物养分归还功能和碳平衡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相关报道亦较少。本研究选择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天马国有林场的6.5a生卷荚相思(Acaciaconcinnatai)、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和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n)为研究对象,从2006年8月起,进行为期一年的生态定位研究,开展凋落物收集、凋落物分解和土壤表面CO2释放量等数据采集等野外作业,并结合土壤和植株养分等室内分析,掌握相思人工林生物量分配格局,探讨相思人工林凋落物养分(N、P、K和C)的归还规律,评估相思人工林碳汇能力,为指导相思人工林科学经营管理和闽南山地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为我国应对未来的国际气候变化谈判提供基础数据。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卷荚相思单株生物量最高,分别是黑木相思和马占相思单株生物量的1.34和1.59倍。3种相思单株各器官所占比例大小顺序均为树干>树根>树皮>树枝>树叶。卷荚相思林分生物量最大,明显高于黑木相思和马占相思。在林分生物量组成中,乔木层所占的比例均最大,在87.06%~91.11%之间,凋落物的贡献仅次于乔木层,在6.48%~6.97%之间。 (2)卷荚相思、黑木相思和马占相思年凋落物量分别为6171.49、7338.28和6102.16kg.hm-2,凋落叶在凋落物中占绝对优势,分别占总凋落物量的65.32%、83.71%和68.10%。3种相思人工林总凋落物量的月变化均呈双峰模式。 (3)卷荚相思和马占相思凋落物的N、P的年归还量相近,但均显著低于黑木相思(p<0.05),与总凋落物量的大小顺序相似。而3种相思人工林K的年归还量大小排序表现为马占相思(22.28kg.hm-2·a-1)>卷荚相思(19.96kg·hm-2·-1)>黑木相思(17.76kg·hm-2·a-1)。3种相思人工林凋落物的养分年归还量大小顺序均表现为:N>K>P。黑木相思凋落物碳的年归还量最大,分别是卷荚相思和马占相思的1.27和1.23倍。卷荚相思凋落物碳归还季节变化的大小顺序表现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黑木相思凋落物碳归还的季节变化表现为春、夏和秋三个季节凋落物碳的归还量较大,马占相思凋落物碳归还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和秋季有较大的归还量,在春季和冬季有较小的归还量。 (4)分解1a后凋落叶的干重残留率从小至大依次为马占相思、黑木相思、卷荚相思和木荷(Schima superba)(当地的地带性植被木荷(作为对照))。与凋落叶相比,凋落枝在分解过程表现更为平稳,不过其分解动态与凋落叶相似。凋落枝分解1a后,它们干重残留率从小至大依次为马占相思、黑木相思、卷荚相思和木荷。 (5)3种相思人工林和木荷凋落叶在分解过程中C、K浓度均表现为递减的趋势,P浓度则表现为递增趋势,而N浓度表现为无规则的波动,波动幅度不大;凋落枝在分解过程中除C表现为明显的下降趋势,N、P、K浓度的变化均远较凋落叶复杂,可能是由于器官的差异引起的。 (6)3种相思人工林和木荷凋落叶和凋落枝在分解过程中的C、N均表现为明显的净释放。在所有林分中,马占相思凋落叶的K的释放量最大,而其凋落枝K释放量小,表现为净吸存。卷荚相思和木荷凋落叶、枝在分解过程中P的释放与分解时间相关性较弱,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甚至表现为净吸存。除了马占相思凋落枝外,各养分的释放速率的大小顺序为:KK>KC>kN。 (7)黑木相思凋落物C的释放量高于卷荚相思和马占相思。黑木相思凋落物N的释放量最高,而卷荚相思最低。3种相思人工林K释放量的大小顺序为:马占相思、卷荚相思和黑木相思。卷荚相思凋落物P则表现为净吸存,每年吸收0.45 kg·hm-2,黑木相思和马占相思均表现为净释放,每年分别释放2.27kg·hm-2和1.65 kg·hm-2。 (8)对凋落物的初始养分与土壤养分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土壤容重与凋落叶的初始养分存在负相关,土壤有机碳与凋落叶的初始养分正相关。凋落叶初始N含量与土壤全N、土壤水解性N以及土壤速效K存在正相关;凋落叶初始P与土壤全P存在紧密的正相关;初始钾含量与土壤全钾存在正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土壤的养分水平决定了凋落叶的初始养分水平。凋落枝初始N、P含量与土壤表层全N和全P含量存在正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然而凋落枝初始K含量与土壤全K和速效钾含量表现为弱的负相关,可能由于植物生理功能的差异决定了凋落枝有较低的K初始含量。 (9)选用凋落物质量指标和生境质量指标等14个与凋落物分解速率关系较为密切的变量,进行PCA分类排列。结果发现,对第一主成分贡献率最大的是初始N含量,其次为土壤有机碳、土壤水解性N、土壤全N含量、初始C/N、初始P含量和土壤有效K;对第二主成分贡献率最大的是初始K含量,其次为土壤全K含量、土壤全P含量、土壤C/N、土壤速效P和初始C含量。 (10)3种相思人工林各器官的含碳量均在45%~50%之间.卷荚相思和黑木相思各器官碳贮量的大小顺序均为:树干>树根>树皮>树枝>树叶,马占相思则为树干>树根>树皮>树叶>树枝。卷荚相思、黑木相思和马占相思林下植被层平均的含碳量分别为42.29%、42.78%和41.26%,明显低于其乔木层相应组分的碳含量。卷荚相思、黑木相思和马占相思枯枝落叶层碳贮量分别为2.27t·hm-2、1.61t·hm-2和1.63t·hm-2。卷荚相思、黑木相思和马占相思生态系统碳贮量分别为93.63t·hm-2、109.50t·hm-2和77.37t·hm-2。 (11)在3种相思人工林和木荷林中,其土壤呼吸、无根土壤呼吸和根呼吸的季节动态与土壤温度的季节动态变化基本一致,呈明显的单峰曲线;而枯枝落叶层呼吸季节变化较为复杂,不过总体上仍表现为夏季较高而冬季较低。 (12)在3种相思人工林和木荷林中,土壤呼吸α值的大小顺序为黑木相思、卷荚相思、木荷和马占相思。土壤呼吸的Q10值的大小顺序为马占相思、卷荚相思、木荷和黑木相思:3种相思人工林和木荷林在冬季基本上表现为最小的残差值,在春季表现出较大的负残差值,而在秋季表现出较大的正残差值。在黑木相思林和木荷林其根呼吸的温度敏感系数Q10值高于其它组分呼吸;而在卷荚相思和马占相思林其根呼吸的温度敏感系数Q10值则明显低于其它组分呼吸。 (13)对凋落物的月输入量与土壤呼吸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它分别能解释卷荚相思、黑木相思和马占相思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47.91%、36.57%和29.69%;而对降雨量与土壤呼吸速率进行相关分析,发现降雨量对土壤呼吸速率的贡献相当有限(均小于20%)。 (14)木荷林土壤呼吸的年释放量最小,分别是卷荚相思、黑木相思和马占相思林的68.66%、88.63%和73.44%。卷荚相思、黑木相思和马占相思无根土壤呼吸的年释放量分别为5.21、5.05和5.24tC·ha-1·a-1,它们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木荷林。木荷林根呼吸的年释放量最大,分别是卷荚相思、黑木相思和马占相思的1.47、1.5l和1.23倍。卷荚相思林有最大的凋落物呼吸年释放量,明显高于其它林分。 (15)卷荚相思、黑木相思和马占相思人工林C年净吸存量分别为14.01,10.31和11.57t·hm-2·a-1!,其中乔木层C年积累量分别为4.98、4.06和3.03t·hm-2·a-1,枯落物C年归还量分别为8.63、6.08和7.48t·hm-2·a-1。不同林分碳年净吸存量中林分生物量的C年积累量和枯落物C年归还量分别约占40%和60%。卷荚相思、黑木相思和马占相思人工林净生态系统生产量分别为4.46,3.62和3.59t·hm-2·a-1,均表现为“碳汇功能”,相当于每年可从大气中分别固定CO2 16.36、13.27和13.15t·hm-2·a-1。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