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福建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思考
【6h】

福建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思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引言

1.1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概念界定

1.1.1农业劳动力与农村劳动力

1.1.2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

1.1.3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1.1.4二元经济

1.1.5城市化与工业化

1.1.6城乡关系

1.2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背景

1.2.2研究目的

1.2.3研究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国外有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综述

1.3.2国内有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综述

1.4研究方法及研究的技术路线

1.4.1研究方法

1.4.2研究的技术路线

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2.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回顾

2.2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分类

2.3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性

2.3.1基本推力

2.3.2基本拉力

2.4国内典型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2.4.1苏南以集体经济为主的乡镇企业就地转移模式

2.4.2温州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的乡镇企业综合转移模式

2.4.3城市圈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2.4.4上海市郊区“三集中”转移模式

2.4.5小城镇发展综合转移模式

2.4.6国内典型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启示

3 福建省劳动力供求状况

3.1福建省劳动力供求状况

3.2福建省劳动力供求分析

3.2.1求人倍率呈现止跌趋势。

3.2.2劳动力供求总量较去年同期比较小幅减少。

3.2.3对熟练工的需求缺口较大。

3.2.4市场需求方面的变化情况

3.2.5劳动力供给状况

3.2.6供求状况对比

3.3福建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与就业基本情况

3.3.1福建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与结构

3.3.2福建省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就业情况

4 福建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4.1福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

4.1.1全省农村劳动力外出过半,且呈现长期非农化就业趋势

4.1.2非农产业劳动力欠缺仍然存在

4.1.3农村劳动力素质下降,同样出现季节性紧缺问题

4.1.4福建省劳动力区域间相对不平衡

4.2福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趋势

4.2.1劳动力需求将逐年增加

4.2.2仍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呈现结构性欠缺

4.2.3近期内农村可转移劳动力相对不足

4.2.4高素质劳动力需求将会大幅上升

5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模式与启示

5.1强制转移型的英国模式

5.2自由迁移型的美国模式

5.3政府主导型的日本模式

5.4国外农村剩余余劳动力转移的启示

6 福建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对策

6.1加大农业推进集约经营

6.2鼓励就近就地和返乡就业

6.3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6.4加快农村工业化

6.4.1创造农村工业化的制度条件

6.4.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流动

6.4.3调整农村工业的产业结构和城乡的产业分工

6.4.4发挥乡镇企业的作用,促进小城镇建设

6.4.5把农村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

6.5加快城市化与城镇化进程

6.5.1城市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6.5.2城镇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6.6多层次、多渠道培训农村劳动力

6.6.1抓好三个整合,做大培训规模。

6.6.2加强三个结合,提高培训实效。

6.6.3实行岗位对接,实现三方满意。

6.7拓宽外来人员就业渠道

6.8制度创新与政策取向

6.8.1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6.8.2调整农村土地政策

6.8.3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6.8.4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6.8.5提高政府服务质量,改善政策环境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突破传统小农经济的束缚,实现了从农业到非农产业、从乡村到都市、从山区到沿海的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繁荣了农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二元经济的差距。目前,我国劳动力供求出现了阶段性的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新的问题,一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问题也要放在新的背景下来认识。年轻劳动力出现短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大的变化,而农村中年以上的富余劳动力难以就业,是当前新农村建设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面对的一个很大的问题。那么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这就必须认真研究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现的新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力争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可持续转移。这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协调城乡发展和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
   本文应用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依据拉尼斯和费景汉提出的分析农业-工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框架、乔根森模型、托达罗人口流动理论等发展经济学家的思想,结合中国二元经济发展的实践,将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农业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融合,以现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为基础,以农业现代化为背景,以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研究视角,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性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探讨农民增收的深层次问题。论证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与转移的必然性,通过对福建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对其转移趋势做出判断,在对国内外地区成功转移模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一套适合福建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探索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力度,促进福建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提出了调整农村土地政策、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完善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以改革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束缚,构建身份同一、地位平等、权利一致的新市民制度,实现人口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的同步有序转移,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