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融合的河道规划设计研究
【6h】

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融合的河道规划设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图表目录

第一章 研究背景

第二章 研究意义

2.1 河道与城市生态建设

2.1.1 生态城市建设的趋势

2.1.2 河道生态系统建立的意义

2.2 河道与城市休闲游憩建设

2.3 河道与城市景观品位的提升

2.4 小结

第三章 河道规划设计研究进展

3.1 国外河道规划设计研究进展

3.1.1 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意识的萌发和唤醒

3.1.2 自然型河道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期)

3.1.3 生态型河道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

3.2 国内河道规划建设现状

3.2.1 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融合的河道理论研究

3.2.2 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融合的河道实践

第四章 我国河道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4.1 城市河道规划蓝线、绿线相关规划指标问题

4.1.1 蓝线问题

4.1.2 绿线问题

4.2 城市防洪排涝与河道景观、生态建设的矛盾性问题

4.3 城市土地利用与河道景观、生态建设的矛盾性问题

第五章 生态、景观建设与水利工程融合的河道规划设计方法探讨

5.1 相关规范、法规的解读

5.1.1 河道防洪堤外侧保护范围的划定

5.1.2 整治工程总体布局

5.1.3 河道内建(构)筑物建设规范

5.1.4 典型河段整治基本要求

5.2 河道规划层面的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的融合

5.2.1 河道与周边城市用地的调控

5.2.2 完整的河流绿色廊道的建立

5.2.3 河道景观的功能区划及用地规划

5.2.4 河道休闲旅游规划

5.3 河道的设计层面

5.3.1 河道线形、河床设计

5.3.2 河道断面设计

5.3.3 河道水利工程建筑、设施的生态及景观设计

5.3.4 景观与生态系统双重营造的滨水区植物设计

5.4 工程尺度层面

5.4.1 河道护底与驳岸材料选择

5.4.2 河床材料的选择

第六章 实践案例

6.1 山东邹平县新月河规划设计

6.1.1 新月河建设的意义及规划设计宗旨

6.1.2 现状条件分析

6.1.3 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相接合的规划设计

6.1.4 感悟与探讨

6.2 基于水土保持的茨淮新河景区建设研究

6.2.1 研究区概况

6.2.2 基于水土保持的景区景观规划措施

6.2.3 结语

第七章 结论

7.1 生态、景观建设与水利工程融合的河道规划设计思考

7.1.1 相关水利工程规范的解读

7.1.2 河道与生态的融合

7.1.3 河道与休闲、景观的融合

7.1.4 河道与旅游的融合

7.2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文章通过总结国内外关于河道规划设计及改造情况,分析我国在河道规划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河道蓝线、绿线等相关指标问题;城市防洪排涝与景观、生态建设矛盾性问题;城市土地利用与河道景观、生态矛盾性问题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河道生态、景观及水利工程三者之间的融合的问题,对相关规范加以解读,并从规划、设计、工程尺度层面上结合相关的实践案例,提出河道规划设计的一般性方法。研究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文章充分解读了关于河道的各方面的条例、规范等,提出在涉及到生态、景观建设中,应遵循的防洪堤、堤线、堤距的布置、河道内建筑物建设等规范,为规范河道的规划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在规划层面上,提出在满足河流泄洪、堤防安全的前提下,水利工程与生态、景观建设必须统筹考虑的因素:包括河道两侧用地的调控、河流绿色廊道的建立、水系的沟通、景观功能区的划分、旅游休闲的定位等。
   (3)在设计层面上,讨论了河道的防洪与生态、景观融合的设计方法。具体体现在河道线形;深槽、浅滩;河滩地;纵、横断面;水利工程设施:景观建筑;植物等的设计上。
   (4)在工程尺度层面上,结合河道断面的设计,合理选择护岸、护底、驳岸、河床等的材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