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西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分析
【6h】

广西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框架与研究资料

2 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阐述

2.2 基础理论

3 广西旅游景区空间布局演变历程分析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广西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历程的演变

4 广西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现状分析

4.1 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概况

4.2 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密度

4.3 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类型

4.4 广西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分析

4.5 广西旅游景区空间分异分析

5 广西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区域经济因素

5.2 旅游资源因素

5.3 市场因素

5.4 旅游区位交通因素

5.5 产业政策扶持

5.6 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因素

5.7 其他因素

6 广西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发展的问题及优化

6.1 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发展问题分析

6.2 广西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优化思路及建议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旅游景区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优化与否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广西充分利用丰富旅游资源,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北部湾建设的机遇,使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广西正在大力实施建设“旅游强区”战略,以旅游带动社会经济的增长,合理科学的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对战略目标的实现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入分析和研究广西旅游景区结构,对广西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合理规划布局景区以及区内旅游资源的整合,乃至提升广西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景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进行梳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旅游景区进行科学界定,确定了论文的研究框架,并以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为切入点,以相关理论为基础,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对广西旅游景区空间结构进行研究。论文首先根据广西旅游业的发展特点,从纵向的角度分4个阶段分析广西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演变历程,并运用GIS技术对1978、1990、2000和2012年旅游景区的现状进行分析。在GIS方法的基础上,对广西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现状进行分析,主要运用最邻近指数R、基尼系数G、不平衡指数H、地理集中指数G、连接度以及区位熵等方法,分析景区空间分布概况、分布密度、分布类型、空间拓扑结构和区域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广西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不均衡,总体上呈集聚分布类型;区域间发展不均衡,呈集中分布趋势;旅游景区主要集中在桂林、南宁、柳州等市,而来宾、梧州、贵港等市分布较少;各景区之间空间联系较弱,连通性较差,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旅游景区以地市为中心分布呈随距离逐渐衰减趋势,86.76%旅游景区分布在距离市区70km以内;北海、贵港、钦州、来宾、崇左等地市旅游景区呈均匀分布的态势,其他地市呈集聚分布趋势。
  在分析广西旅游景区演变、空间结构的基础上,从区域经济、旅游资源、市场、旅游区位交通、政策规划等方面,分析广西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根据广西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交通条件等,构建了“一湾双核两廊七圈”的广西旅游空间结构。最后提出加强旅游资源调查,科学合理布局景区;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形成景区的依托城市;完善旅游交通设施,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整合旅游景区资源,优化景区旅游线路;打破区域行政边界,促进区内外景区间合作等对策建议来优化广西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以促进广西旅游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