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抗癫痫药致周围神经损伤及其防治的实验性研究
【6h】

抗癫痫药致周围神经损伤及其防治的实验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常用抗癫痫药对周围神经损伤的实验性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抗癫痫药物诱发周围神经损伤的机制探讨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抗氧化剂对AEDs周围神经损伤的防治作用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论文图片资料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常用抗癫痫药对周围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常用抗癫痫药对周围神经的损伤作用。 方法:成年(2月龄)和婴幼(7 日龄)大鼠各 8 组(n=16),分别灌喂PHT(62.5mg/kg.d)、PB (30.0 mg/kg.d)、VPA (3 12.5 mg/kg.d)、CZP (1.25mg/kg.d)、CBZ (187.5 mg/kg.d)、TPM (40 mg/kg.d)、OXC (312.5mg/kg.d)和等体积0.5%CMC用作对照,用药 4 周后成年鼠行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然后每组随机取8只采集坐骨神经和脊髓标本用于本部分和第二部分实验,余下一半停药4周后再处死取标本。成年和婴幼鼠坐骨神经标本分别作原纤维分离、半薄切片和电镜观察。计数原纤维病变发生率,以及病变性质。 结果:①除TMP和VPA组外,各用药组中至少有1只大鼠存在坐骨神经传导功能异常。②除TMP外,其余 6 种 AEDs 均同时引起成年和婴幼大鼠显著但程度不同的神经原纤维病变(7.2%~20.2%)。尤以 PHT 最明显,两年龄组病变纤维发生率均高达20%左右。其后依次是PB(成年鼠)或VPA(婴幼鼠)、CBZ、CZP和OXC等。病变性质以髓鞘脱失为主。③两年龄组之间原纤维病变率没有明显差异。停药后的婴幼鼠自我修复能力远较成年鼠强。 结论:PHT、PB、CBZ、VPA、CZP、OXC 都存在诱发周围神经损伤的不同程度可能性,主要表现为髓鞘脱失。婴幼鼠具有与成年鼠相同发生率和几乎一致的敏感性,停药后恢复均较缓慢,但婴幼鼠较成年鼠显著。 第二部分抗癫痫药物诱发周围神经损伤机制的探讨 目的:探讨抗癫痫药物诱发周围神经损伤的可能机理。 方法:以第一部分实验中 AEDs 用药 4 周组动物取坐骨神经和脊髓标本作如下检查: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凋亡检测:脊髓腰膨大切片免疫组化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以及凋亡神经元TUNEL检测;②血清和坐骨神经组织的抗氧化能力检测:以相应的试剂盒分别检测T-AOC、SOD和GSH-PX活性;③用试剂盒检测血清和坐骨神经NO含量以及NOS活性。 结果:①婴幼鼠PB、CZP和VPA给药组脊髓前角Bax蛋白表达分别是正常对照的2.15、1.82和2.41倍,Bax/Bcl-2比值也分别是同龄对照组1.94、1.66及2.21倍。7种 AEDs 对成年鼠和PHT、CBZ、OXC和TPM对婴幼鼠脊髓Bax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与Bax检测结果一致,仅在PB、CZP和VPA婴幼鼠脊髓前角见TUNEL阳性细胞显著增多;②PHT、CZP、CBZ和OXC均可导致成年和婴幼大鼠血清与坐骨神经T-AOC不同程度降低。PHT、PB、CZP、CBZ和 OXC 等5 种 AEDs同时引起成年与婴幼大鼠血清和坐骨神经SOD活力一致性下降。PHT、PB、VPA、CZP、CBZ和OXC同时导致成年和婴幼鼠血清GSH-PX活性显著下降。PHT、PB、CBZ和OXC同时引起两个年龄组坐骨神经GSH-PX活性降低。CZP尚对婴幼鼠坐骨神经GSH-PX活性有明显影响;③两年龄PB组血清和坐骨神经NOS活性较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B可引起成年鼠血清以及婴幼鼠血清与坐骨神经。NO含量显著升高。其余各AEDs成年和婴幼组NOS/NO没有显著变化。 结论:①尽管PB、CZP和VPA确实引发了脊髓前角神经元的过度凋亡,但大鼠所发生的 AEDs 周围神经损伤与其脊髓神经元受损并不存在因果关系;②PHT、PB、VPA、CZP、CBZ和OXC所致周围神经损伤与这些药物破坏体内、尤其神经组织内超氧化—抗氧化平衡,导致周围神经组织氧化应激状态有密切关系;③除PB外,NO不是多数AEDs致周围神经损伤的主要因素。 第三部分抗氧化剂对AEDs周围神经损伤的防治作用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VitE和GBE对AEDs周围神经损伤的防治作用。 方法:成年(2月龄)和婴幼(7日龄)SD大鼠各56只,各自随机分为7个组:PHT+VitE、PB+VitE、CZP+VitE和pHT+GBE、PB+GBE、CZP+GBE,和空白对照(CG)组。3种AEDs剂量同前,VitE和GBE各按100mg/kg.d计量。CG为等体积0.5%CMC另以第二部分单用AEDs组为阳性对照。根据体重增长随时调整 AEDs 剂量。用药4周后处死动物,采集血清、坐骨神经和脊髓标本。分别用作:①坐骨神经组织病理学检测:包括原纤维分离、半薄切片和电镜观察;②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凋亡检测:免疫组化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以及 TUNEL 凋亡细胞;③血清和坐骨神经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包括T-AOC、SOD和GSH-PX活性检测;④血清和坐骨神经NO含量以及NOS活性检测。 结果:①在所有成年或婴幼大鼠并用VitE或GBE的AEDs用药组中,坐骨神经原纤维病变率均显著地低于未加抗氧化剂组(p<0.01)。无论成年或婴幼组,GBE的防治效果均明显优于 VitE,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② PB+GBE 和 CZP+GBE 婴幼组脊髓神经元Bax蛋白表达较单用PB或CZP显著下降(P<0.01),补充VitE却不能显著减少这两组婴幼鼠Bax蛋白表达。其余各组与CG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③合并使用抗氧化剂VitE或 GBE 均可显著或非常显著地纠正AEDs 对体内(血清和周围神经)T-AOC、SOD和GSH-PX活性的抑制(P<0.05或P<0.01)。VitE的各组对SOD和GSH-PX活性增加均稍优于GBE,部分差异达显著性;④补充GBE可显著降低PB诱导的血清或坐骨神经NOS/NO增高,VitE亦有改善NOS/NO的趋势,但未达显著差异水平。 结论:① GBE和VitE两种抗氧化剂在防治AEDs周围神经病方面有确切疗效,GBE保护效果更完全;②它们在防治AEDs周围神经病方面的显著疗效,进一步证实本研究有关AEDs周围神经病的发生主要源于AEDs导致体内及周围神经组织超氧化—抗氧化功能失衡的理论;③本研究为相关主题的临床观察与应用开创可行的理论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