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红霉素体外诱导肺炎链球菌耐药的研究
【6h】

红霉素体外诱导肺炎链球菌耐药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声明

前言

技术路线图

第一部分肺炎链球菌耐红霉素模型的建立

1 材料

2方法

3结 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肺炎链球菌诱导耐药前后红霉素结合区域变异的研究

1材料

2方法

3 结 果

4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图 片

综述肺炎链球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致 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neumoniae)是引起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以及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是引起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抗生素被广泛运用于治疗此类感染,然而随着抗生素的运用,耐药性日趋严重,如此对耐药机制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对耐药机制的研究主要是通过临床分离耐药株与标准敏感菌株之间的对比来进行探讨,对于S.pneumoniae能否通过体外诱导耐药,通过诱导耐药株与原始菌株之间的对比探讨耐药机制的研究尚未发现。 本课题通过琼脂稀释法测定MIC值获得对红霉素敏感的Spneumoniae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株;将S.pneumoniae接种于含红霉素的血琼脂平板上进行耐药性诱导,红霉素浓度由0.5MIC逐倍递增,直至敏感株变为耐药株,测定耐药株MIC值;将获得的耐药子代在无红霉素血琼脂平板上连续传代20次后,测定其MIC值,以检测其获得耐药的稳定性;对比分析诱导耐药前后Spneumoniae生理生化学性质的变化;小鼠毒力试验检测诱导耐药前后试验菌株毒力的改变。PCR与RT-PCR对诱导耐药前后受试菌株rplD、rplV基因以及23SrRNA扩增并测序;CPHmodels-2.0蛋白质空间构象预测系统对诱导耐药前后受试菌株rplD、rplV基因编码的核糖体蛋白L4和L22进行空间构象预测分析,并运用PyMOL蛋白质分析软件对其表面空间构象进行分析。 通过试验筛选获得的试验菌株MIC值均为0.0312mg/L;诱导后标准菌株tigr4MIC值增加到256mg/L,临床分离株C1和C2MIC值均增加到32mg/L,标准菌株R6MIC值未发生变化;耐药子代在连续传代20次后,其MIC值未发生改变;经培养发现诱导耐药前后S.pneumoniae菌落特征、镜下形态以及对Optochin敏感性未发生改变;小鼠毒力试验结果显示诱导耐药前后S.pneumoniae毒力未发现明显改变(P>0.05);诱导耐药前后测序结果对比显示标准菌株tigr4核糖体蛋白L4发生V32A变异,L22发生D35G变异;而临床分离敏感株核糖体蛋白L4发生Q67R、K68E变异;空间构象分析核糖体蛋白L22的D35G及核糖体蛋白L4的Q67R、K68E变异导致其相应的表面空间构象发生明显改变。 综上所述,Spneumoniae可通过红霉素体外诱导而导致耐药,并且该获得性耐药稳定性较好;诱导耐药前后S.pneumoniae生理生化学性质及毒力未发生明显改变;红霉素结合域发生新的变异是S.pneumoniae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机制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