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姜黄素抗兔小梁切除术后滤过道瘢痕化的实验研究
【6h】

姜黄素抗兔小梁切除术后滤过道瘢痕化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姜黄素眼膏对兔实验性小梁切除术后滤过道瘢痕的影响。
   方法:将27只新西兰大白兔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基质组(B组)、姜黄素组(C组),每组9只,均选右眼行标准小梁切除术。术后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基质组给予0.1g眼膏基质,3次/d;姜黄素组给予0.1g姜黄素眼膏,3次/d。分别在术前,术后1d、3d、7d、14d、21d、28d测量眼压及观察滤过泡变化情况。并于7d、14d、28d将实验动物分批处死,摘除右侧眼球,分别做病理切片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炎性细胞、胶原、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的变化情况。
   结果:1.滤过泡情况:各组在第3 d和第7 d均表现为功能性滤过泡;而对照组和基质组术后14 d时手术部位大部分被瘢痕覆盖。实验组术后14 d滤过道仍通畅,滤过泡明显,28 d时大部分滤过道已瘢痕化,仅有少量滤泡尚存。但各组各时间点均未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2.眼压变化:术前,术后1d、3d、28d3组眼压值差异不明显(P>0.05),而术后7d、14d、21d3组眼压值有明显差异(P<0.05).
   3.炎性细胞情况:术后7d时基质组和对照组的HE染色在光镜下可见滤过道区域有大片炎性细胞浸润,而姜黄素组仅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姜黄素组与对照组和基质组间的炎性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4、28d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胶原变化情况:从7d、14d、28d的天狼星红染色切片中可见姜黄素组滤过道区域的Ⅰ型胶原排列均较对照组和基质组稀疏,对照组和基质组的滤过道周围可见大片致密排列的Ⅰ型胶原,但其两组的胶原量并未见明显区别。姜黄素组各个时间点的Ⅰ型胶原与对照组和基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成纤维和肌成纤维变化情况:各个时间点姜黄素组的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与对照组和基质组比较有差异(P<0.05)。
   结论:1.在本实验中,通过对所造模型的病理切片观察,发现与文献上所描述的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进程的描述是一致的,说明本实验的实验模型是可行的。
   2.通过对姜黄素药理及稳定性实验结果的研究,表明将姜黄素配制成眼膏的形式用于小梁切除术的抗瘢痕化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3.姜黄素可减轻兔小梁切除术后滤过道的炎症反应,抑制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减少Ⅰ型胶原纤维的分泌,延缓滤过道瘢痕化的形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